【公告】打击盗版,保护版权,推动社会发展。如有发现文章侵权,请立即联系站长删除!

大家都在搜:动物儿歌 长方体的体积 高中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 汉字的故事

首页 > 作文天地 > 小学三年级 > 正文

荣辱观

博客会员 2023-02-08 10:18:07 小学三年级 15 ℃

荣辱观:

同学们,在我们身边,许多同学不知道什么光荣、什么耻辱,不少愚昧无知的人嘲笑成绩优秀的同学;不少人羡慕不做作业的同学;不少人,加入打闹嬉戏的队伍;不少人开始学着和老师家长顶嘴……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一定要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争做美德少年,具体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要

以热爱学校,高唱国歌为荣;以站姿歪扭,逗闹嬉笑为耻。

以乐于助人,拾金不昧为荣,以欺负弱小,不讲诚信为耻。

以按时上学,认真听讲为荣,以迟到旷课,上课溜号为耻。

以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为荣,以举止无礼,打架骂人为耻。

以爱护公物,节约水电为荣,以损物毁花,浪费资源为耻。

以认真思考,积极发言为荣;以做小动作,荒废时间为耻。

以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为荣,以作业脏乱,不交晚交为耻。

以正当游戏,不扰他人为荣;以追跑打闹,高声尖叫为耻。

以遵守纪律,服从管理为荣;以违反规定,自由散漫为耻。

以积极参与,不怕脏累为荣;以逃避劳动,拈轻怕重为耻。

以讲究卫生,捡起垃圾为荣,以乱涂乱画,随手乱扔为耻。

以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为荣,以攀比吃穿,奇装异服为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育是一个长期的“知—行”“行—知”的践行过程,需要通过学校民主生活来实现。

杜威曾经指出:“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府的形式,它首先是一种联合生活的方式,是一种交流经验的方式。人们参与一种有共同利益的事,每个人必须使自己的行动参照别人的行动,必须考虑别人的行动,使自己的行动有意义和方向……”[1]他认可民主是一种政府的形式,但他更强调民主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学生初步奠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的基本场所。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民主作为班级生活方式。

在学生班级生活中,民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对于集体生活的参与,二是个体之间的自由交往。班干部制度是班级管理运作机制的核心制度,教师指导下的班干部制度确立与实施的民主过程,是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保障了学生个体对于班级集体生活的参与。

本文仅立足于学生个体参与班级集体生活的视角,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中小学民主班干部制度对于学生民主素养的养育。

一、引导学生认识班干部制度的民主意义

民主的班干部制度不是简单的选举、制定几条规则或几个标准,它是一个系统,涉及班干部产生的方式选择,班干部产生方式的实施,班干部分工,班干部的班级管理、监督、惩戒与罢免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科学、民主的班干部制度的设计安排与实施蕴含着人性化的因素,是富有人性化的管理手段。

但长久以来,在学校生活中,师生对于班级制度的意义一直存有狭隘的理解,不利于班干部制度和班级其他制度的建设。引导学生理解、认识班干部制度与学生的关系,至少要从民主制度自身的基本功能(约束、保障)与班干部制度蕴含的理念(管理、服务)两个方面入手:

01

引导学生认识民主制度的约束与保障功能

民主制度具有约束与保障功能。约束功能是指制度对于群体中所有人的约束、规范作用,即群体中的人必须遵守制度;保障功能是指制度框架范围内制度对于人的基本权利的保障作用,对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励作用,即群体中人的权利依靠制度来保障,在不违反制度的前提下,群体中的人可以自由发挥其主体性。

民主制度的两大基本功能是建立在整体把握人性——动物性和社会性基础之上的,它既保障了人性中优点的发扬,也约束、抑制着人性弱点。就此意义而言,民主制度是最富人性化因素的管理手段。

在一个注重群体利益的班级内,民主班干部制度从一开始,就发挥着人性化的管理功能。具体而言,班干部制度的约束功能表现为在班干部的推介、竞选、履行职责等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规则,不逾矩。如在班干部选举过程中,应避免家长的人情介入,避免贿选等投机手段;在班干部履行职责时,应做到平等对待每一名同学,不拉帮结派,不搞特权等。

班干部制度的保障功能意味着在制度范围内,所有的学生都享有相同的基本权利,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可以创造性地展开活动,如通过演讲来获取同学支持、当选的班干部可以创建委员会为全班服务等。对班干部制度约束与保障功能的认识与践行,有利于保障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平等参与,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理解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即自由是规则内的自由,规则是自由的保障。

02

引导学生理解民主班干部制度蕴含的“服务”理念

制度是人设计的,制度从确立伊始就以理念为指导,蕴含了基本的目标定位与价值判断。理念是制度的灵魂,体现在一切规则中。当前的学生制度设计大多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这是学生制度建设的共性理念。民主班干部制度作为班级管理的基本组织制度,又有着区别于其他制度的独特理念,而这一理念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理念。

从现状看,目前的班干部制度运行凸显了管理中的控制。谈及班干部的角色,大部分学生认为班干部首要的任务是帮助教师管理班级;追问班干部帮助教师管理班级主要意味着什么,学生认可首要的是帮助教师管好纪律,而管好纪律就是管住同学,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这实际上更多体现出的是班干部对一般同学的控制。

这种对班干部协助教师管理班级的狭隘理解,弱化了学生参与管理活动的意义,造成了学生对于班干部管理活动的狭隘态度。管理包含了对人的管理与服务,从民主班干部制度的设计与实施看,班主任应在制度确立之初就明确制度建设的“服务”理念,并在制度实施过程中贯彻“服务”理念。这是对于全班学生的价值引导,也是对班干部学生的工作要求。

二、养育学生的民主制度意识

民主制度包含民主规则和民主程序等,民主制度意识的养育主要是规则意识与程序意识的养育。规则是维系学生群体生活所必需的,与学生的班级生活息息相关。程序意味着做事是否符合规范。制度意识(法律、纪律等各方面的规则意识)是社会民主生活要求的公民基本素养,因此也是当前班级民主生活应着力养育的学生重要品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民主班干部制度的确立与实施,是养育学生民主制度意识的重要途径。

01

养育学生的民主规则意识

学生民主规则意识的养育主要体现为参与规则制定的意识、依照规则做事的意识、质疑与修改规则的意识。

1

参与规则制定的意识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身心尚不成熟、处于发展中的个体,学生需要由教育者为其制定基本的规则;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他们实际能够参与一些规则如班级规则的制定。

然而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很多班级并没有吸纳学生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与班干部制度相关的规则制定,学生主要在如下四个方面缺乏参与:一是班级的班干部基本运作机制的选择;二是相对固定的班干部的产生方式;三是班级规则的制定;四是违反班级规则后的惩戒措施。

以班干部运作机制的选择——班干部运作机制以什么方式吸纳学生参与管理班级的问题为例,通过访谈学生,笔者了解到无论哪种不同于以往的机制,都是班主任想出来的或者是学校的统一要求。如一个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

轻松、愉快的暑假过去了,同学们迎来了新的学期。在学期开始,有很多新鲜的事,其中一件就是我们班主任想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主意:让我们每个同学都当一次值日班长。

在班干部制度确立与实施的全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机制、规则的制定,以养育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规则制定的意识,这有利于学生充分认识规则的意义。

2

依据规则行动的意识

近些年,班干部制度受到诸多诟病,其主要原因在于班干部制度各项规则的系统建设与实施。班干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有规矩,即依照规则办事,不逾矩。而从目前班干部制度运行的现状看,班干部缺乏依据规则行动的意识,基本表现一是无规则可依,二是有规则不依。

如某班实行值日班长制度,自习课上,有的学生在安静做作业,有的学生在讨论问题,也有的学生不断在教室中走动着。坐在讲台上的班长便开始不停地在黑板上列出他认为违反纪律同学的名字,并以中国汉字“正”的笔画记录着某些同学违反纪律的次数。

在各个值日班长维持纪律时,总会出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家都在讨论问题,尽管有些学生确实是在讨论学习问题,而有的学生心思并没放在学习上,但可能的结果是讨论学习问题的学生的名字会屡屡出现在黑板上;有的学生在一节自习课时间内离开自己的座位若干次,而有的学生仅仅有向其他同学借橡皮之类的举动,结果离开自己座位的学生的名字不一定出现在黑板上,而借橡皮的学生的名字则出现在了违纪名单上。

在班干部制度运行过程中,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加强基本规则建设,使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时做到有规可依;另外,应加强监督班干部管理行为的规则建设,通过监督确保班干部有规必依,从而养育所有学生依照规则行动的意识。

学生参与规则的制定,一方面能确保学生充分认识遵守规则的重要意义,从而使所有学生更自觉主动地遵守规则,有利于学生对规则遵守的有力监督,影响着学生民主监督能力的养成;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认识规则的契约性和可变性,从而养育学生认识、质疑、修改规则意识,这是制度创新(理性创新)的基础。

02

养育学生的民主程序意识

在民主社会里,程序正义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民主班干部制度确立与实施的全过程需要养育学生的程序意识。从目前班干部制度运行的现状看,这方面尤其欠缺,这主要和班主任程序意识的缺乏有关。

典型的例子如班级选举结果的调整与班干部的罢免。有些班级选举选出了班主任不认可的班干部,班主任便以各种理由调整选举结果;或者有的班主任并不急于对结果进行调整,而是先让其担任一段时间,然后抓一两个把柄,以此为借口将其撤换。

如班主任张老师在确定班干部候选人的时候,故意留下了两个主动参加竞选的“后进生”作为自己确定的其他候选人的陪衬,吴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可他万万没想到,或许是吴同学诚恳的演说打动了同学,或许是班主任以种种借口拒绝让其他同学作为候选人的做法导致了班内许多同学故意帮助吴同学竞选。总之,这个在班主任眼里平时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也差,而且经常和其他同学发生摩擦的“后进生”当选了。无奈之下,班主任只好当场宣布吴同学也是班干部中的一员。吴同学非常高兴,对自己负责的工作尽职尽责,但不久,因为两次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其班干部的职务就被班主任撤掉了。

该班主任的做法很明显是不符合民主程序的。据同学反映,吴同学做了班干部后,确实比以前有进步,班主任应该给其机会,激励其继续进步;即便吴同学的班干部职务确实需要撤换,也应该由班内学生提出并经全班学生表决,而不是班主任自作主张。

三、引导学生掌握民主知识与养育学生民主参与能力

民主知识与具体事务的参与能力,是当今社会需要的公民基本素养。因此,中小学班干部制度确立、运行的全过程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理解民主知识,养育学生对班级具体事务的参与能力。民主知识的掌握与参与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会提升学生班级民主生活质量。

01

掌握民主知识

民主知识包括“关于民主的知识”和“关于权利的知识”。

“关于民主的知识”包括“民主是什么的知识”和“如何实施民主的知识”。“关于民主的知识”,很多学生乃至班主任的理解,往往局限于“一人一票”“少数服从多数”,而很少考虑到“多数对少数的保护与尊重”;更有很多班主任直接认为民主就是公开选举。

这种对民主内涵的狭隘理解在学生班级生活中导致了处于弱势地位学生的权利很难得到保障,如被班主任和全班同学看不起,经常被师生们以种种借口冷嘲热讽、责骂,有时候甚至被体罚。“如何实施民主的知识”关乎民主程序问题。目前来看,师生们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即便是被认为最能体现民主的学生公开选举,师生们的程序性知识也较为模糊,比如不通过民主的方式推选班干部候选人、随意调整选举结果、随意调换班干部等大多都是这方面民主知识缺乏造成的。

“关于权利的知识”包括“有哪些权利的知识”和“如何保护权利的知识”,这是班干部制度运行过程中学生保护自己权利和尊重他人权利的前提。学生只有具有了“有哪些权利的知识”,才能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侵犯了他人权利、自己的权利是否被侵犯。学生只有具有了“如何保护权利的知识”,才有可能正确保护自己的权利。在班级生活中,学生应该具有通过什么渠道保障自己权利的知识,以便自己的权利被侵犯时,能够获取有效救济。

 2    1 2 下一页 尾页
搜索
栏目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