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打击盗版,保护版权,推动社会发展。如有发现文章侵权,请立即联系站长删除!

大家都在搜:动物儿歌 长方体的体积 高中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 汉字的故事

首页 > 作文天地 > 小学六年级 > 正文

小学四年级数学简便题

博客会员 2023-02-08 13:48:04 小学六年级 14 ℃

小学“防溺水教育”试题

                        寄语: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生命至高无上,学生安全第一。

      一、判断题(30分)

     1、发现溺水者,立即下水施救。                     (   )

2、有人喊着去水边玩耍,背着家长就去。             (   )

3、游泳时首先要看有无安全保障。                   (   )

4、澡堂里可以戏水,追逐打闹。                     (   )

5、雷雨天可以在大树下,变压器下避雨或手扶电线杆。 (   )

6、溺水事故预防不住。                             (   )

 二、简答题 ( 70分)

    1、什么是溺水?

    溺水,俗称淹溺,是指在游泳时或失足落水时发生的严重意外伤害,溺水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或6-7分钟就可以因呼吸心跳停止而导致死亡。是青少年意外死亡的原因之一。一般易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是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溪边等场所。

     2溺水致死原因是什么?

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3、溺水症状是什么?

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凉,脉细弱,甚至抽抽蓄或心跳呼吸停止。

   4、自救与救护

当发生溺水事故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孔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身体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腾,而使身体下沉更快。会游泳者,当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用仰泳位,用手将抽筋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救护溺水者,应迅速游向溺水者附近,钢叉清楚位置,从其后方施其救援,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其上岸。

    5、发现有人落水,你会怎么办?

1)大声呼救,向周边人求助。(2)迅速打110,120报警。(3)若有漂浮物立即扔给落水者。

    6“六不一会”的内容是什么?

 “六不”:1.不私自下水游泳;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6.不盲目下水施救。

“一会”: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

    7、每人写出两条防溺水标语。

    如: 预防溺水,人人有责:珍爱生命、谨防溺水远离危险、平安成长

小学: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的黄金塑造期

读了一篇名为《期末成绩来了,可是小学的重点不在成绩,在于阅读》,文章讲了小学阶段阅读的重要性。

文中提到:阅读能力就是学习能力。从理论上讲,0-6岁是儿童的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黄金期,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看似复杂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可以用一种能力的发展培养出90%以上:即“阅读能力”。

文中说到阅读能力,需要两种条件才能发展起来:

第一是持续性和连贯性,即阅读习惯的培养:要每天固定有阅读时间,而不可以喜欢就读,不喜欢就不读了,这样不会有好习惯的养成;

第二是阅读量的累计,一般幼儿一年的阅读量要达到50-100万字才可以使这种能力萌芽。

我觉得这两点说的很对,尤其是第一点,小学阶段正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所以及早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对学生的之后的学习产生许多有益影响。在我平时的教学中也发现了一种现象:班里语文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在家中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或者每周都有固定的阅读时间。

至于阅读量的积累,不需要解释太多,哲学领域常说一句话:一定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变化。那么,阅读同样离不开定量的积累,博览群书,学生了解的知识多,阅读积累的素材自然不会少。


7、《怎么都快乐》第一课时
总序号:7-1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版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组
单元主题:课文              
课 时:共2课时,第1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 计 者:刘梦薇 王丽娟/ 雁鸣湖镇朱固社区小学
备课时间: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愿望。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间架结构。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基于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了解词句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诵读儿童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在阅读中体会句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3)基于口语交际: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上课用普通话交流。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并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教师要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后用自己的话复述小故事。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学情分析
班上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常用的汉字,能识记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但是,由于识字量的不断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现,学生经常会出现混淆,识字的准确性不够,在作业中经常出现错别字。大部分学生已经自觉地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比如,认真倾听、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审题、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自觉的阅读习惯、一定的积累习惯、大声的朗读习惯等。
3、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十分生动的儿童诗,主要描述了儿童生活的多彩与快乐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许多人玩都很快乐,字里行间流露出儿童生活的天真与快乐。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玩”“很”“当”等七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积累表示动作的短语,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
会认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快乐的含义。
 评价任务
1、通过自读、同桌互读、齐读等形式评价学生认读生字情况。
2、通过学生交流,教师小结的方式,评价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情况 。
3、通过指名读、齐读等方式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孩子们,刚才的课间十分钟里你们玩得快乐吗?说说为什么?(生交流)
2.师小结:是呀,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快乐,有许多小朋友玩,大家会感到更快乐,无论怎么都快乐。
3.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
4.指导朗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快速进入师生对话,同时因为聊感兴趣的内容而产生了阅读期待。
 
 
 
 
 
 
环节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诗句读通读顺。
2.学习新字新词。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怎、很、音”,后鼻音“绳、讲、行”。读准多音字“得”,强调在本文中读děi。
(2)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4)朗读词语。
怎么 独自 跳绳 羽毛球 排球 篮球 游戏 运动会
跳绳 踢足球 讲故事 听音乐 打排球 玩游戏
①自由读一读。
②观察第二组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都是前面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
③学生自由说几个这样的词。
3.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示范朗读。
(2)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朗读。
(完成目标二、三)
 
 
 
 
 
 
 
 
低年级,识字是主要的教学任务。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流利朗读。
(评价目标二、三)
 
 
环节三
规范书写,形成习惯
1.着重指导“讲、许”的写法。
(1)指导观察字形、结构。(左右结构,言字旁,左窄右宽。)
(2)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字的最后一个横画要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各描红一个,临写一个。
(5)反馈,评价。
2.学生自学“玩、很、当、音、行”的写法。
(1)观察这几个字的笔顺演示。
(2)观察这几个字的占格位置。
(3)在描红本上练写。
(完成目标一)
 
通过学习,能够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评价目标一)
板书设计:
7、怎么都快乐
 
怎么 独自 跳绳 音乐 讲故事
羽毛球 游戏 排球 篮球 连忙 运动会
作业布置:
一、 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dé    de    děi
得到(   )   觉得(   )
得亏(   )   获得(   )
二、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跳绳(sénɡ shénɡ)  篮球(lán nán)  运动(yùn yuàn)  怎么(zěn zhěn)
三、看拼音,写汉字。
dānɡ
音乐课上应( )讲些与音乐有关的故事。
xínɡ               hěn            wán
人( )道旁边的小区里( ) 多小朋友在( )。
四、选择合适的字填空。(填序号)
①跳 ②听 ③讲 ④玩 ⑤打 ⑥踢
(   )绳   (   )足球  (   )故事  (   )音乐  (   )排球  (   )游戏
 

教师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孩子们,刚才的课间十分钟里你们玩得快乐吗?说说为什么?(生交流)

2师小结:是呀,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快乐,有许多小朋友玩,大家会感到更快乐,无论怎么都快乐。

3.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

4.指导朗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快速进入师生对话,同时因为聊感兴趣的内容而产生了阅读期待。

 

 

 

 

 

 

环节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诗句读通读顺。

2.学习新字新词。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怎、很、音”,后鼻音“绳、讲、行”。读准多音字“得”,强调在本文中读děi

(2)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4)朗读词语。

怎么 独自 跳绳 羽毛球 排球 篮球 游戏 运动会

跳绳 踢足球 讲故事 听音乐 打排球 玩游戏

①自由读一读。

②观察第二组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都是前面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

③学生自由说几个这样的词。

3.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示范朗读。

(2)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朗读。

(完成目标二、三

 

 

 

 

 

 

 

 

低年级,识字是主要的教学任务。能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流利朗读。

评价目标二、三

 

 

环节三

 2    1 2 下一页 尾页
搜索
栏目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