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打击盗版,保护版权,推动社会发展。如有发现文章侵权,请立即联系站长删除!

大家都在搜:《中华文明》 四年级课课练 数学文化 老王 新郑学习心得

首页 > 作文天地 > 初中一年级 > 正文

交通安全课件免费下载

博客会员 2022-12-02 13:27:04 初中一年级 9 ℃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和小朋友作品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古代名作《夏邦蒂埃夫人和孩子们》,这幅作品虽然好,可是同学们总觉得它离我们台遥远了是吧?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现代一点的东西。

提问:1.你看到的都是些什么地方?你最喜欢那一个设计,它有什么特点?

课件
  活动设计:月亮是孩子们每天晚上都能看到的,虽然它本身不会发光,但孩子们从表面看到,月亮把银光洒向了大地,给宁静幽深的夜晚增添了一丝活力,也让孩子们怕黑的心里得到一丝安慰。月亮对于成人来说触不可及,而诗歌中的月亮却随处可见,成了主人公的玩伴,诗歌极富想象,充满童趣。读后回味无穷。《月亮》这首诗不仅蕴含了一定的科学知识,而且饱含了丰富的情感,作者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将小鸟、青蛙、宝宝的心里话表现了出来,给人一种温暖、甜蜜的感觉。符合儿童的心里特点。诗歌语言简洁、结构重复,意境优美,适合中班幼儿学习。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能理解作品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语言所表现的意境美。
  2、学习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正确运用量词:湾、棵
  3、运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大胆想象,尝试仿编诗句。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配音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谈话导入
  师:你们看到过月亮吗?
  幼儿:月亮在天上;晚上才有月亮;有时候清早还能看到月亮等
  师:你们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圆圆的、亮亮的;有时是弯弯的像香蕉。
  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非常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我们一起欣赏
  二、初步感受诗歌内容
  1、教师富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
  师:诗歌的题目是什么?你们听到诗歌里说了什么?
  幼儿可以泛泛地说
  2、幼儿看图片,再次欣赏教师配乐朗诵
  提出欣赏的要求:诗歌里有谁?他们在哪里看到了月亮?
  (1)师:小鸟在哪里看到了月亮?它说了什么?
  (2)师:青蛙在哪里看到了月亮?他说了什么?
  (3)师:宝宝在哪里看到了月亮?他又说了什么?
  三、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1、幼儿在教师带领下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注意语调的轻柔及量词的运用。
  2、组织幼儿讨论。
  (1)师:月亮真的挂在树梢了吗?为什么说树梢挂一个月亮?
  幼儿:这是月亮的光照在树梢上。
  师:小鸟为什么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给小鸟照亮了路;月亮看着小鸟睡觉,月亮喜欢小鸟。
  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都有道理,月亮光撒在了树梢上,远远望去好像在高高的树梢上挂着一个月亮。
  理解词:挂
  师:这里用了一个好听的词:挂,请小朋友做一个“ 挂”的动作,
  老师示范用“挂”说一句话:墙上挂着一个包。
  请幼儿也用“挂”说一句话。
  幼儿:架子上挂着一块毛巾;晾衣架上挂着一件衣服等。
  (2)师:为什么诗歌中说池塘里漂一个月亮?池塘里真的有月亮吗?幼儿:在池塘里看到的是月亮的影子。
  师:月亮的影子浮在水面,看起来月亮好像漂在水面一样,什么东西还会漂在水面?幼儿:纸会漂在水面;塑料汽车会漂在水面等。
  师:为什么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的影子漂在池塘里,,青蛙以为月亮来和他玩
  幼儿:月亮的影子一会有,一会就看不见了,青蛙以为月亮和他玩捉迷藏,所以,青蛙说月亮和他好。
  教师小结:在明亮的夜晚,水面上就会出现月亮的倒影,所以看上去好像池塘里漂着一个月亮,当微风吹来,水波荡漾,月亮的倒影若隐若现,好像在和青蛙捉迷藏,所以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3)诗歌中还说脸盆里盛一个月亮,你们是怎么认为的?
  幼儿:脸盆里看到的月亮也是月亮的倒影。
  师:为什么用一个词:“盛”来说?
  幼儿:盆里盛有水,月亮的倒影在水中,所以要这样说
  幼儿:好像盆里放了一个月亮。
  师:宝宝为什么说“月亮和我好”?
  幼儿:月亮来到宝宝的盆里,宝宝觉得月亮喜欢她
  师:假如在你的盆里看到了月亮的倒影,你是什么感觉?
  幼儿:我觉得很惊讶;我觉得很高兴。
  师:宝宝的水盆里有一个月亮的倒影,就像盆里盛着一个月亮一样,宝宝在玩水,月亮的倒影就像和宝宝玩起了捉迷藏,宝宝开心极了。所以宝宝说月亮和他好。
  3、师:我们明白了诗歌的内容,你们喜欢这首诗歌吗?最喜欢那句诗,请幼儿读出来。
  4、师:这首诗写的是在静静的晚上,月亮悄悄地来和小鸟、小青蛙、宝宝玩,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要用轻柔的语气,心情愉快的读。请全体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加些动作来表现
  四:创造性仿编
  1、你们还在那里看到过月亮?(启发幼儿说出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月亮)
  2、教师出示小河、小鱼的图片,鼓励幼儿运用图片仿编诗歌。
  3、还有哪些小动物在什么地方也看到了月亮?请幼儿把想到的画在纸上,然后尝试按诗歌的句式说出来。
  活动反思:
  从整个活动看,层次清楚,层层递进,每一环节过渡自然,整个活动比较顺畅。教师的提问具有层次性,能将回忆性提问、体验性提问和创造性提问融合起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达到了良好的师幼互动。整个活动氛围宽松,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也比较到位,对诗歌的情感特征、重点句、词的分析比较准确,教师在活动中情感的投入感染着幼儿,使幼儿在活动中也很投入,尤其是幼儿在朗读诗歌的时候,幼儿能做到深情并茂,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感到内容多,用时长,所以,将这个活动内容分成两个课时,把目标3:尝试仿编诗句。放在第二课时,这样效果会更好。还有一点:教师的提问感到有一点多,如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会缩短课堂时间,避免幼儿疲劳。在教具的使用上,如果能运用动画让幼儿目睹月亮的倒影在水中忽明忽暗的情境,幼儿对诗歌的理解会更深刻。
  诗歌《月亮》
  每一棵树梢,挂一个月亮,
  小鸟说,月亮和我好。
  每一湾池塘,漂一个月亮,
  青蛙说:月亮和我好。
  每一个脸盆,盛一个月亮,
  宝宝说:月亮hd我好

4 d t n l

课前准备
1.课件,拼音卡片,写有声母、韵母的房子图两个,写有6个单韵母和8个声母的信封图。(教师)
2.橡皮泥。(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摘苹果。出示一幅苹果树挂图,树上结着6个单韵母苹果和6个声母苹果。引导学生仔细看看:这些苹果分别叫什么名字?自己轻声读一读。
2.请一名学生上来,把这些苹果摘下来,分成两盘,(出示两个有编号的空果盘图)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分。
预设:因为ɑ、o、e、i、u、ü是韵母,所以把它们放在1号盘子里,b、p、m、f、y、w是声母,所以把它们放在2号盘子里。
3.开小火车读1号盘子里的单韵母。
4.引导学生想一想:读声母时要注意什么?(声音要短。)
5.指名读声母。
6.引入新课:声母是个大家庭,它们共有23个兄弟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第4课中的4个声母d、t、n、l。
二、图文结合,学习音、形
1.课件出示字母d、t、n、l。
2.指名试着读一读,然后提问:你们见过它们吗?
预设:我在幼儿园里学过d、t、n、l这四个声母。
我妈妈教过我d的读法。
我问过奶奶t念什么。
3.学生同桌互读d、t、n、l。
4.学生个别读,教师相机讲解发音要领:发d时,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发t时,有较强的气流冲出。发n时,气流是从鼻腔出来。发l时,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
5.教师出示d、t字母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d、t,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口形。
6.学生捏着鼻子发l的音,体会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松开鼻子发n的音,体会气流从鼻腔出来。
7.出示n、l字母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8.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图中立起来的鼓和旁边的鼓棒组成了声母d。
跳舞的姐姐拿的伞把像声母t。
舞台上艺术节的彩门像声母n。
打架子鼓的小哥哥手中拿的鼓棒像声母l。
9.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画编一首字母歌。
预设:敲小鼓ddd,小伞把ttt,
一个门洞nnn,小鼓棒lll。
10.课件出示儿歌,指名领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
11.引导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能记住它们。
12.课件出示d和b、p;n和m;t和f;l和i。引导学生比较每组字母之间有什么不同。
13.课件出示“左下半圆ddd,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小伞把ttt,一根拐棍fff,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一根小棍lll”。学生自由读、同桌对读、小组对读。
三、观察思考,学习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书中d、t、n、l四个拼音娃娃分别住在四线格几楼。
预设:d、t、l住在一格和二格,n住在二格。
2.指导书写d。
(1)课件演示声母d的笔顺,学生书空。
(2)指名说说d的笔顺。
(3)教师在四线格里范写d,重点讲解半圆要占满中格,竖从上格三分之二处起笔,到三线收笔。
(4)学生在四线格内独立仿写两个d。
(5)投影展示书写较好的范例,引导学生说说哪里值得自己学习。
3.指导书写t、n。
按照指导书写d的方法“教师范写——学生仿写——互相评价——再练写”指导学生书写t、n,引导学生注意每个字母的占格、笔顺、笔画位置等。
4.学生独立仿写l。
四、动手操作,巩固认识
1.捏一捏。操作规则:学生利用手中的橡皮泥捏一捏今天认识的拼音娃娃,可以独自进行,也可以与同桌讨论合作。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动。
3.展示捏好的作品,请全体同学欣赏,结束全课。

搜索
栏目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