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天地 > 初中一年级 > 正文
科普展
博客会员 2023-02-08 09:39:02 初中一年级 9 ℃《琥珀》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主 题:科普文
课 时:两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 计 者:朱翠/郑州市金水区郑州龙门实验学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学会默读,学习略读,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感的作用,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基于习作:乐于书面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
2.教材分析
《琥珀》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科普文”为主题的第一篇课文。课文开头就说这是一个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接着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苍蝇和蜘蛛被包裹在松脂球里以及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然后,介绍了一对父子在海边发现琥珀的过程;最后,简要的写了由琥珀展开的推测。课文推测琥珀形成的过程,没有进行科学知识的抽象讲解,而是采用生动的讲故事形式。这样的形式既贴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将这块琥珀的推测自然地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中,把形成这块琥珀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有机地编织在故事中,让合理推测与故事讲述巧妙结合,使科学性、故事性、趣味性有机结合,既贴近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让学生增长见识。
3.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写字: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书写正楷字,需要进一步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养成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学生初步具备了默读、浏览的能力,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和词典理解词意,能提出不懂的问题,但是对于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有一定的欠缺,思维不够开阔。
(3)基于习作:学生乐于表达,但是不愿意书写、分享自己的习作,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创设条件,激发学生书写的欲望。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2.理解作者推测这块琥珀形成的依据。
3.体会科学的严谨性,激发学生的探索科学的兴趣。
评价任务
1.通过抓住时间关键词,理清琥珀形成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检测目标一的达成。
2.通过抓住课文有关琥珀形成的隐藏信息,帮助学生理解推测依据,检测目标二的达成。
3.结合“阅读链接”,让学生了解琥珀形成的一般过程,比较“阅读链接”与课文相关段落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从而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以及作者用词的严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科学的兴趣。检测目标三的达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学活动 | 评价要点 |
环节一 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5)分钟 | 1.检查生字词。 2.回顾并尝试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3.谈话导入新课 |
本环节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是让学生重温琥珀的美丽,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
环节二 精读感悟 体会情感 (31分钟) | 活动一(5分钟) 再读课文,解决上节课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松脂球的形成(2-9自然段) (1).想想苍蝇和蜘蛛怎么会同时被包在一个松脂球里? (2).作者把这个故事写得非常生动有趣,让人感觉很真实,很形象,再读课文,想象画面。 (完成目标一) | 1.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发现琥珀形成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通过想象画面、有感情朗读,使学生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欣赏感悟能力。 (评价任务一) |
活动二 (6分钟) 1.探究琥珀的形成(10-12自然段) (1).松脂球并不等于琥珀,琥珀应该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松脂球又是怎样变成化石的呢?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 (2).作者是怎样写出漫长的? 2.梳理琥珀形成的过程,找出时间、地点、主角和事件,试着用完整的话说出琥珀的形成过程 (完成目标一) | 1. 按照作者的推测,蜘蛛和苍蝇不可能被包裹在松脂球的中间,而只能包裹住一面。这个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想象的能力 2. 能否通过抓住关键语句用自己的话说出来琥珀形成的过程。 (评价任务一、三) | |
活动三(12分钟) 琥珀价值(13-18自然段) 1.琥珀的发现有什么价值? (1)“推测”是什么意思?“推测”可以换成想象吗? (2)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作者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2.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科学家还有哪些大胆的推测?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3.除了课文中写到的,你还能想到会这块琥珀还有哪些价值。用“从那块琥珀的发现,我们可以推测……”说话。 (完成目标二) | 1.琥珀的发现有什么科学价值。 2.推测琥珀形成的依据是什么? 3.知道“推测”含义。体会作者用词精准。 (评价任务二) | |
活动三(8分钟) 1.阅读“阅读链接”,找出与课文中相关的段落,体会他们在表达上的不同。 2.文中“约莫”可以删除吗?“推测”可以换成想象吗? (完成目标三) | 1.体会课文生动、形象、有趣味性。以及阅读链接语言简明、准确、条理分明。 2.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科学的严谨性。 (评价任务三) | |
环节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4)分钟 | 1.总结延伸:寻找前后联系,质疑形成过程。 2.读一本你喜欢的科普类的书,分享你学到的知识以及感受。 (完成目标三) | 1.课堂总结延伸使学生又一次回顾了课文中琥珀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推测琥珀可能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2.推荐课外阅读。让学生喜欢上生动有趣的科普文 (评价任务三) |
附:板书设计
5 琥珀
太阳光:暖暖的、火热、热辣辣
松脂球形成 松脂:厚厚的、继续滴
苍蝇、蜘蛛:巧遇
时间长
松脂球变成化石
最近上映的《复仇者联盟3》,视听效果一如既往地震撼。
先来简单“科普”一下有关灭霸同学的部分小知识:
在大多数影迷眼里,灭霸长得像紫薯的加大号反派。
但实际上,灭霸却是漫威宇宙中最有魅力的反派之一。
在漫画里,灭霸集齐无限宝石,打了个响指,让半个宇宙的生物消失,从而遭到复仇者联盟和银河护卫队的围攻。但是此时的他们根本不是灭霸的对手,哪怕他们找来天神组帮忙,群起而功之,也被灭霸轻易击败。
灭霸的理论是宇宙资源有限,要杀掉一半的生物。
但是,按照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在S型的种群增长曲线中,K值为在环境条件不受到破坏的条件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生存的种群的最大数量,即最大环境容纳量(即K值);环境允许最大容量为k值,杀掉一半为k/2,那么此时增长速度最快,很快就会恢复k值
有人指出,灭霸没学好生物,因为物种灭一半是物种群体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

- 上一篇:初一一对一价钱
- 下一篇:二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
- 搜索
-
- 133500℃肉肉小短文300字左右
- 129500℃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
- 70129℃用春雨小纸船小虫子喜鹊小狗写一篇小
- 68299℃爸爸让我肉妈妈
- 62082℃给中小生开嫩苞
- 60335℃给中小生开嫩苞
- 55331℃疫情期间线上培训心得体会
- 50253℃致敬最美“逆行者”-张定宁
- 50112℃含羞草实验研究所
- 49178℃《全球高考》读后感
- 46693℃男生折磨女生阴作文1000字
- 45743℃爸爸让我cao妈妈
- 45043℃男生折磨女生阴作文1000字
- 44684℃学习《党史故事100讲》的第二讲《一
- 42228℃男生折磨女生阴作文1000字
- 41806℃给中小生开嫩苞
- 38845℃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不欺于心。
- 38610℃家访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35067℃给中小生开嫩苞
- 34751℃男生折磨女生阴作文1000字
- 标签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