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杂文 > 正文
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
博客会员 2023-04-04 12:09:02 杂文 72 ℃
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选择题、应用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不按要求做题等低级错误。
填空题内容涵盖一二单元所有知识,并且出题灵活、有一定难度。本题正确率不高,说明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不高,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和培养。第1、3、4、5、8题解答较好,仅有学生因不细心出错;第2、4、7、8、10题涉及有成数、比例、比例尺、圆柱圆锥等有关知识,学生因为不理解题目的意思而不知怎样解答而填错,另外本题也反映了学生做题欠灵活和语言表达上太差。第2、7题出错原因是学生不够细心,以及学生对比例的基本性质不是真正理解和掌握仍然停留在比葫芦画瓢的模仿阶段,没有按照比例的基本性质逆向思考本题失分较多充分表明学生既没认真审题又不具备灵活解题能力,另外也因没检查而做错;第4题因数字较大学生计算不认真或计算准确率低而出错;第8题学生多错在混淆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而填错,另外本题失分也说明对旧知的复习巩固不够及时;第10题学生多错在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成数以及多几分之几的实际意义而填错。
判断题,以基础知识为主,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此大题中错误主要出现第1、3题。第1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认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时取的是一个近似值,所以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第3题出错的原因是学生只记得圆锥公式胡推导中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而忽视了前提条件是等底等高。
总之,此试卷测出了学生的水平,也测出各位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我将会在今后教学工作中针对本班出现的问题进行逐步加以改进,以达到不仅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终极目标。
一、试题概况分析:
1、 试题主要由基础—能力部分(包括填空、选择、计算、应用题)和探索—发展部分(包括动手操作、分析推理)两大部分构成。试题题型多、考查角度灵活。第一题口算,主要考查学生计算能力。第二题填空。第三题判断题。第四题比大小。第五题列式计算。第六动手操作。该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熟练应用知识的同时,体现学生数学动手操作能力。第七题“解决实际问题”。该题贴近身边生活现象,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情境展示数学,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从而渗透“数学建模思想”。题目给考生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使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近了,感觉亲了,接受、学习数学的兴趣浓了。
2、本次试题相对于以往的试题,更加注意计算过程的简化,各种题型都注重解题思维过程,而计算成份则很少甚至给人一种简单的感觉,这与现代社会数学教学的发展是一致的。轻计算,重思维,培养具有灵活思维能力的人,是数学教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试题继续坚持“贴近生活”“数学即生活”的理念,引导教学以生活为基础,以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为凭借,通过个体的思维加工,生发出合理的数学问题,并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如应用题中摘桃子,种树等问题,既做到了知识的应用,又充分体现了生活。试题在强调思维能力的同时,仍然没有放弃计算能力的检测,计算能力培养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合理计算、是学生良好的数感、思维能力的体现。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38人参加。总分:3493分平均成绩:91.92分,及格人数:38人
三、学生答题分析:
1、计算题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强,能熟练应用解题技巧进行计算。
2、学生对数学语言意义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在填空题,判断题,解决问题中,个别学生理解不了题意,找不到规律,说明平时教学中对数学观察、理解、分养训练意识仍有缺失。
3、学生在动手操作上有些欠缺。在画一画,数一数这题中,大多数学生做错,说明平时教学中对观察物体学不够细心。
4、应用题偏知识应用,将繁、难的,脱离生活实际的一些应用题抛开。所以这套试应用题的难度不是很大。
四、几点反思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系,熟悉知识点覆盖面之外,还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理解、研究教材,找到教材中知识与理念的结合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嵌入点,凭借教学手段、方法,在教学数学知识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掌握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从而达到学数学、应用数学的最终目的。
- 上一篇:我心中的偶像作文600字
- 下一篇:初三作文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