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品读 > 正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博客会员 2023-05-27 01:24:02 学习品读 17 ℃ 语文课?!阅读课?! 今早看到朋友圈里转发的一篇微信文章——《我们欠学生真正的阅读课:一位中国特级教师亲历美国语文课后的思考》,感触颇深。 与美国的语文课相比,我们的语文课明显太“教条化”和“框架化”了。单从我们的语文课必须使用规定教材来说,这就显得不够灵活。教师和学生的自主选择空间都很小,缺乏系统的、深入的阅读和思考,也缺少个性化的理解和解读。虽然每册教材都按专题编排,但整本书都是篇章化的教学,且选入课本的文章很多做过改动,多少会影响原作的特点和韵味。这虽然便于知识的整合和实施模块化的教学,但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整本书的阅读,产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扩大阅读面和阅读量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课堂上,教师缺少对整本书做出的系统的、深入的、有针对性的、渐进式的阅读指导,而学生则缺少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整、系统地阅读一本书的体验,深入思考的过程和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受到了限制。 其实,我们的语文课不只需要单篇文章的讲解,更需要多部经典作品的精髓与作者风格的熏陶感染。虽然我们一直在提倡阅读,甚至安排有阅读指导课,但老师的指导依然显得不够系统和有针对性,且无法做到长期坚持,而学生的阅读水平也依旧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了我们的阅读量虽然上去了,但阅读的质量依然停留在一般水平。学生的阅读和理解都只停留在表面,无论对作者还是作品,都缺少深入的理解和个性化的分析与解读,更无法透过作品去看到那些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老师尚且对作品缺少深入的阅读和理解,对学生的指导自然也无法做到准确、全面和深入,设计的练习也缺少针对性,有时显得为了指导而指导,过于注重方法和形式,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过程和独特阅读体验的关注,无法使得作品发挥它原本的魅力,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产生情感的共鸣。 说了这么多,我并非是在推崇美国的语文课,而是记录一些当下的、还不成熟的思考。有很多年,我们的语文课都在使用统一的教材,实施篇章化、专题化的教学,这样是否过于规范和整齐划一,少了一份深刻与灵动?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是否因此受到了限制,少了自由发挥和想象创造的空间?而我们亲近的经典,是否真正体现了它身为经典的价值?...... 当然,在写下这些文字的同时,我的大脑依旧是有些混乱的,好像有许多念头争相冒出来,一刻也不得安静,也一时理不出个头绪来。但我想,我需要将它记录下来,因为很多想法都是一闪而过的,若不及时记下来,也许很快我就会将它们忘到脑后,自此“湮灭”。我希望自己的思考可以持续,最好可以理清楚,以便日后更好的改进自己的教学,让自己的语文课可以有所突破,能在教材与经典作品之间搭好桥梁,引领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在大量的阅读的同时提升阅读质量、提高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常态。 |
-
自从学校确立了“书香校园”的方向后,我利用早读、班会、语文课,对学生进行多读书的教育,正好我们第一单元的主题也是读书,给学生呈现的四篇课文全是围绕读书编排的。其中《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给学生很大的震撼。文中的小苗是一位和学生们年龄相仿的小女孩,被采访的大树是有名的季羡林老爷爷,他们的谈话中提到了看“闲书”的趣事和收获,让学生们很有感触。其中,小苗和季爷爷都提到了读经典名著,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等,于是,我就抓住时机结合学校的“经典诵读”对他们进行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利用礼拜六、礼拜天的空闲时间,让家长陪他们去书店买书,有的学生反映说家长不给买,我就在班上教育他们说:“家长不给买是有原因的,因为好多书买回来后你们不看,所以家长认为是花冤枉钱,你们说对吗?要想让家长支持你看闲书,你首先得有个看闲书的架势,让家长知道你对闲书感兴趣,买回来后你要经常看,这样家长才觉得这份投资是有效的,不会白白浪费钱。其次,你们可以把我们第一单元的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听,让他们也认识到多看“闲书”的好处,给家长“洗洗脑”,他们明白了道理自然就会给你买了。”就这样,不几天后我发现孩子们书包里的课外书明显增多了,而且都是古今中外的名著。班长小静买了好多,有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国演义》、《水浒传》、《爱的教育》、《红楼梦》,她说这是她姐姐全力支持她的。课下她总是捧着书看。还不时的和我交流她的感受,她说她看到高尔基的童年是那么不幸,看到高尔基的爸爸拿皮鞭抽打高尔基时,她很气愤,同时也很佩服高尔基的坚强毅力。还推荐我也读一读。其他学生也买了不少课外书,以名著为主。以前学生们手里只有作文书、童话书,现在他们看书的种类增多了,甚至有的学生把漫画书也带到学校里来,我也没有阻止他们,只要他们感兴趣,我会支持他们的,只要是对他们有益的书,我是不会干涉的,相反我心里很高兴,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来了,谁也挡不住啊! 前几天,我们在图书柜上贴上了孩子们喜欢的卡通贴画,然后让他们自己给这个“图书馆”起个艺术的名字,他们有的说叫“智慧大门”,有的说叫“快乐驿站”,有的说叫“开心辞典”,还有的说叫“快乐阅读”,真是五花八门、很有创意啊!最后,大家决定叫“文学宝库”,瞧!多么有魅力的名字啊!我真为孩子们的创意叹服!于是我和孩子们用贴纸共同贴出了这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于是我们的小小图书馆就建立起来了,我还买了一把锁保护好这个“宝库”,还设立了两个“宝库管理员”,他们负责记录借书情况,负责管理图书。自从“文学宝库”开业以来,每个课间,每个早晨,每个中午都有好多“顾客”光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今后,我要大胆尝试,多拿出一些时间给学生们看闲书,丰富他们的大脑,增长他们的见识,对写作应该很有帮助,也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 上一篇:拼在一起作文600字
- 下一篇: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