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想写”之我见
文/二七培育 茹婉哲

读了南山客老师关于写作的博文后,对于学生写作,我有了深深地思考。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老师使出全身的解数,但是收获却并不满意,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是徘徊在初始阶段,甚至有个别的孩子写作文时咬笔头,抓耳挠腮,三两行后还是选择放弃。
写作文比较难,难在于学生把写作看成意见遥不可及的事情,并没有产生爱它的欲望和写作的冲动与兴趣。再者就是像记录流水账一样干瘪、呆板、毫无新意可言。让学生“想写”是打开写作的第一步。
提高情景的刺激程度
作文课时,创设问题情境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方法,但我们总是忽略问题情景对学生产生刺激的强度。一个情境的创设,能够激起多少学生什么程度的兴趣和好奇心,也直接影响了课堂听的效率。要提高活动情景的刺激度,就要注重情境创设的精心与巧妙,这要采用丰富多样的辅助轴端与方式来共同组合,架构。记得学生的作文中记录一年多前我们上的一节识字课,在十个人的抽屉里藏有词语卡片,需要学生找到并且领读词语。这一环节先是激起了学生挖掘宝藏的欲望,又给读词语制造了趣味性,领读的十个学生也像中了大奖一样激动不已。然而这一次非凡的经历竟让在一年多后的作文中再次上呈现,可见高刺激度的活动会让学生有非凡的体验。
运用教师自身的基本功来辅助提高情景的感染力。如运用夸张的语言表情,丰富的动作表演等。在观摩大咖做课时,大咖身上的风范使我们遥不可及,那是一种近似于“疯狂”的状态,并不是大咖本身性格这样,而是这些大咖已将全部身心融入情景,并以全部身心带动学生。教师本身有怎么样的感染力,是直接影响课堂的关键。
通过传统的直观方式来辅助,例如生活场景、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在三年级动物描写时,第一次授课,我先讲了几个描写动物的方法,然后和学生共读了几个范文,结果收到的作文千篇一律,都是范文的影子。第二次授课我带了一只活的兔子,一进教室学生尖叫欢呼,但是我可不允许他们近距离接触这个主角,参观时间只有五分钟,参观范围是从外貌、动作、感受几方面切入。这次收到的作文,就是丰富多彩的展现。
注重激励评价,增强写作的动力和信心
写作的教学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持久的动力。这个动力就来源于教师对学生习作的积极评价。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评讲的目的,首先在于唤起学生对词的艺术的热爱,激起他们的写作愿望。他所提倡的评讲方法很独特:教师首先把学生作文里写到的好思想、好行为、用得好的语句以及独到的观察和见解都搜集起来,然后在班上富有表情地朗读。要通过声调来表现小作者们真实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意在表扬和提倡。三言两语甚至文理不通的作文里,也许就有可取之处,也要加以表扬。他认为用鼓励的方法会使每一个学生受到鼓舞,会鼓励自己:“我下一次定要写得更好!”这样就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使他们爱写作文不会再“谈文色变”。即使是作文“困难户”也不要放弃,班里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写作文时难为的手指都抠烂了,并不是作文有多难,而是不够自信,这是不要提过高的要求,三百字很困难,50个字可以吧,即使他只写了两行,我也给予表扬,因为他突破了自己,慢慢的100字、150字,他也在不断的进步。
多几把评价的尺子,尊重孩子们不同的发展水平;让我们竖起耳朵倾听,睁大眼睛寻找每一个孩子的习作亮点,欣赏孩子的点滴进步,为孩子们照亮习作的通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