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小学生四年级下册
博客会员 2023-05-27 04:12:02 生活感悟 19 ℃ 小学生“私拿”别人东西的家教案例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家庭教育具有感染性、权威性和及时性等特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家庭教育不当、家长的不良嗜好对子女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这往往能促使一些孩子走上了邪路。然而,家长毕竟是家长,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家教理论,在家庭教育中,必然会出现束手无策的时候,作为教师,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一定要及时与家长联系,给家长传授家教知识,指导家教方法,取得家长的配合,形成家校合力。下面我就以实际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小学生私拿别人东西的案例谈一家教方法。
班上李子明同学丢了一个名贵的乒乓球拍,他的妈妈很着急,向我反映了情况,我听她说完后没有立即告诉她我的想法,只对她说老师会慢慢调查。
为了不打草惊蛇,我一直在班上悄悄调查,可疑对象都被我排除掉,我还发动几名学生配合我的调查,但事情一直没有进展。慢慢地,我也把这件事暂放了。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查明了事情的真相。遗憾的是,因为查明事实与事发时间隔了2、3个星期,虽然找到了拿球拍的学生,但他已把球拍弄坏并扔掉了。这时,告诉丢东西的学生家长,似乎没有意义,但我想,从长远考虑,告诉两个学生家长,还是有必要的。我就以书信的方式与丢东西的学生家长沟通。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李子明妈妈好:
您肯定还记得几个星期前您向我反映孩子丢球拍的事儿,让我调查,那几天我一直在调查,任何可疑的人我都查问过,这些“嫌疑人”最终都被我排除掉,我一向是相信孩子的。班里以前发生过两起丢东西的事情,最终都被我侦破。作为老师,我既高兴又痛心,高兴的是孩子丢的东西失而复得,痛心的是哪些悄悄拿别人东西的孩子的美德找不回来了。以往两次事件后我都正面教育孩子,保管好自己的东西,名贵东西不能带到学校,拿别人东西的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也不可无。事实面前,我不得不说,有些孩子丢东西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是自己造成的,比如有些孩子爱炫耀,有些孩子爱丢三落四的,随意把自己的东西乱放……当然,最重要的是没有拿别人东西的人该多好,那样任何人都不会丢东西的。唉,孩子毕竟是孩子,在成长路上,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请您不要多想,我没有责怪李子明丢东西是自己造成的。只是给孩子一个忠告,防人之心不可无。
孩子丢球拍的事儿,直到昨天,我才找到了突破口,请您能谅解。拿李子明东西的只是个9岁的孩子,为了保护他的自尊,请允许我用小光代替他的名字。昨天下午准备上音乐课时,小光迟迟不去音乐教室,无意中,我从窗户外面看到他在别人的位置上闪了一下,但我没发现他拿别人的东西,然而,出于教师的职业敏感,我还是要调查一下,我把他叫到教室外面,原来他悄悄地拿了别人一本比手掌还小的漫画书,难怪我没看到,书太小了,他的动作太快了。我当场批评了他,他也主动把书还了回去。昨天下班回家,我才把小光和李子明丢球拍的事情联系起来。今天上午一上完课我叫出小光做了调查。毕竟时隔已久,而且孩子在错误面前都有恐惧心理,让孩子承认错误要花费一番功夫。我与小光的对话内容就不再一一赘述,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小光把拿李子明球拍的事儿承认了。因为他悄悄拿别人东西不敢让家长知道,他把球拍拿回家后藏起来了,第二天他把球拍拿出来在院子里玩儿,结果把球拍弄坏又扔掉了,这就是他拿球拍到丢球拍的过程,前后只有3天时间。为此,我感到很遗憾,虽然调查出谁拿了球拍,但又不能还。我希望你能原谅小光,我也狠狠地批评了他。作为70名孩子的老师,我不希望他们中的任何一名将来走向犯罪的道路。请您给小光一个改错的机会,原谅他还是个孩子犯下的无意的过失。我绝对没有包庇他的意思,仔细想想,幸亏我们李子明丢的仅仅是个球拍,而小光丢的却是应有的美德呀。
您可能也感到疑惑,为什么当时我没有调查小光,我也万万没有想到是他,今天也算是上帝帮了忙,上帝想拯救小光吧!这迟到的结果对我们来说可能已经没有意义,我们只能祝愿了,愿小光能改过自新,希望李子明也不要受此影响,还是要引导孩子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
同时,我还以相同的方法给小光同学的家长进行了书信沟通。两天以后,两名家长都给我回了信,李子明家长愿意原谅小光,而且也没有要求赔偿。小光家长更是重视,不仅回了信,还主动
从那以后,小光再也没有拿过别人东西,李子明同学也会保管自己东西了。
其实,小学阶段,孩子拿别人东西的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起因,要帮助学生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小学生的“偷窃心理”大致有以下几种:
1、炫耀心理: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看到新奇好玩的东西后,乘人不注意顺手牵羊,把偷来的物品作为夸耀的资本。儿童不认为这是令人羞愧的事情,相反,他们经常把“胜利品”公开展示。
2、反抗心理 :一些学生受到不平等待遇,比如被老师批评得过于严厉,被小伙伴欺凌和侵犯,或由于家长的训斥和打骂等等,他们便用偷当事人的东西来报复,以达到心理平衡。
3、捉弄心理 :小学生低年级学生无法体验自己的做法给别人造成的痛苦和损失,只贪图一时之痛快。因此,出于捉弄人的心态,就会做出偷盗的行为。
比如李子明丢东西,他就是因为自己的球拍名贵而在小光同学面前炫耀,小光同学受到刺激,就想捉弄李子明同学。然而同学丢东西时间不查明,就会在无意识强化偷拿别人东西同学的行为,丢东西同学也不会意识自己的过失,反而怨声载道。班里发生丢东西事件,老师没查明原因就把家长叫来,双方家长也都不会心服口服,一方对别的孩子不放心,另一方因为没有证据不承认或护短等。
在孩子犯错误时,不要责怪家长没有管好自己的孩子,老师要体谅家长的难处,与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犯错误的原因,并传授家教方法,相信家长一定能好好教育孩子的。偷窃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需要我们全面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所有手段、办法,完善措施、制度,形成校内外齐抓共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切实解决小学生小偷小摸的行为,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接班人。
英语教学所得
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听的习惯、说的习惯、读的习惯和写的习惯。
一、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
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听”是“说”的前提,没有“听”,就无从模仿“说”。只有听得清,听得懂,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发音,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在英语学习中,我认为应该着重培养小学生三种听的习惯。
1.课堂上静心听的习惯。
小学生爱模仿,善模仿,还好表现。课堂上,常有学生还没等老师说完就急于开口模仿或轻声跟讲,结果导致自身发音欠准,而且还影响了他人。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养成静心听的习惯,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当教师示范发音时,学生要边观察教师嘴形,边仔细听。当老师发音完毕,学生才能跟说。这样,发音才会到位,模仿效果才会好。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可采用“手势暗示法”,即教师随着示范发音打手势“一、二”,这时学生边听教师发音,边看教师嘴形,注意观察其大、小、扁、圆及变化情况,做到看明、听清,当手势打“三”时,全班齐声模仿。这样,发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比如在学习/s/和/θ/两种发音时,一定要引导学生仔细听老师的范读,观察两种发音在嘴形上和声音上的细微差别,这样才有可能在自己发音时做到正确无误。
2. 仔细听录音的习惯。
小学生听录音跟说跟读,往往只满足于“听到”,能跟得上说,跟得上读,而不注意语音、语调、句中的重音、停顿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听清”,在播放录音前,可分步提出听的具体要求,使听一遍录音,便有一次收获。在听磁带跟读时,要鼓励他们积极模仿磁带中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不要只满足于听到了录音内容。
3.善于倾听他人的习惯。
在英语课堂上,学生有很多听其他同学说英语的机会。但小学生有意注意较弱,维持时间较短,特别是在听同学发言时易走神。教师在课上要避免枯燥操练,要多用“有意点名,个别提问”,对活动与集体操练应频繁交替使用。同时在教学内容上设置“牵制性”提问,“逼”学生专心听他人说英语,不听,就无法参与。如,教师问某生: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Who are they? What is yourmother? What is your father? 随即转用第三人称问其他学生:How manypeople are there in his family? Who are they? What is his mother? What is hisfather?还可请学生指出发言者哪儿讲错了,该如何纠正等等。学生在认真倾听他人说英语时,其实也是在训练自己的思维,把自己摄取的信息用英语整合起来,从而达到用英语思维的目的。
二、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
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是英语学习所必需的。从心理学、生理学角度来看,小学生心理障碍和怕羞感少。这正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之一。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上积极发言的习惯
英语课堂是小学生用英语交际的主要场合。而小学英语教材所选内容均来源于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为学生所熟悉,教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亲近性、实用性,这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又一个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就应该抓住时机,充分运用教材,从起始年级,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克服紧张心理,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学会宽容,不能有错必纠。教师可以用各种鼓励的话语,如Good! Wonderful! Excellent!等等激励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低年级还可以在学生的手上或额上贴上一枚小小的贴纸,即使学生打错了,也可以微笑着对他说:Never mind, 学生的参与热情马上会高涨起来。
2.课后坚持自由会话的习惯
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在于能在生活中使用英语描述生活中的事物,表达喜、怒、哀、乐等情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回到家里跟父母说英语,师生、生生之间更可以使用英语来交流。
每天利用课前三分钟,每小组轮流由一位学生为中心发言者进行自由会话或提出问题让其他同学回答,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在众人面前说英语的机会。对话内容可根据学生而异。基础较差的同学,可以用英语询问一下其他同学的姓名、年龄、班级、喜好等等;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用英语讲故事,或向其他同学任意提问题。由于自由会话中存在着信息差距,这便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听说机会,天长日久,各有所获。
3.把英语学习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习惯
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品,如:文具、衣服、家中日常生活用品等物品上经常写有一些英语单词或短语,遇到时可以适当翻译一下,使学生感到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那么以后每当买到新物品,他们的好奇心会促使他们来问老师,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氛围。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读的习惯
中国古话就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其实这句话对于学习英语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对于小学英语来说,应注重朗读的训练及朗读习惯的养成。朗读英语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节奏、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英语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内容之一。
1.坚持晨读的习惯
俗话说:一日之际在于晨。早晨的记忆效果是最佳的,所以如果每天能花半小时的时间进行晨读,学生的语感和语音语调的基础一定会日益长进。
2. 听录音跟读的习惯
与教材配套的录音带中有男、女、大人、小孩的不同音色,其音自然、地道。小学生模仿力强,所以在跟读时,要鼓励他们积极模仿录音中原汁原味的语音语调,并自觉地将自己的读音与标准规范的音调进行对比,纠正自己音调上的错误,那么这将为他们打好语音、语调的良好基础。
3. 大声朗读的习惯
为了不致于学成“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需要读出声来。其实,朗读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最重要的是朗读能够加强记忆。因为自己发出声音和听到自己的声音,不仅需要用脑,还需要同时动用自己的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这样不仅增加了对脑子的刺激,也多建立了一些条件反射,能使记忆过程加速并巩固。先可以大声朗读单词、短语、句子和课文,水平稍有提高后可以朗读并巩固。
4. 眼到、口到、心到的习惯。
受儿童年龄特征的限制,小学生的朗读往往随心所欲,不注重意群,甚至读破句。还有些小学生,虽然表面上来看,嘴在动,但是心却不在书上,结果读下来毫无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朗读新授句子时,要重视对学生朗读技法的指导,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朗读习惯。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指读”,即用手指指着你所朗读的材料,不仅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还可以强化对所学单词句子的识记。
四、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的习惯
重视培养学生的书写技能,不仅有助于学生整洁、细心品质的形成,更对英语学习的全过程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认真规范书写的习惯
每一种文字都有统一的形体标准,英语也是如此。在入门阶段,对学生的书写就要严格要求。在学习字母书写时,老师要认真做好示范,从起笔到收笔或停笔,用几笔写成都要示范清楚。在单词的书写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掌握大小写及字母之间要紧密的原则。除此之外,单词的拼写要准确,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书写时要求尽量写得美观端正,字迹一定要整洁干净。只有坚持规范性教学才能为后继的书写教学打下一个坚实基础,学生才能逐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再有,教师还可以定期在班上进行作业展览,由于小学生善于模仿,教师对优秀作业赞不绝口,也可奖给红星、红花进行鼓励,这样,不符合书写格式的同学便会纷纷效仿,很快书写质量就会有明显提高。
2.勤于练笔的习惯
英语教学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英语语言的文字,以便有效地学习和工作,其重点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广读勤思是写作的基础,而多练则是写就美文的保障和必由之路。问题是如何练习写作?首先要重视课堂写作训练:书面造句、回答问题、看图写画及写信、记日记等各种文体的训练,都有助于培养写作的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最基本的保证。它也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小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与学的结合、听与说的结合,同时应注意课堂与课外的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结合。从起始阶段,就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好习惯。如果教师能把科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掌握好学英语的“金钥匙”,将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上终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