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打击盗版,保护版权,推动社会发展。如有发现文章侵权,请立即联系站长删除!

大家都在搜:《中华文明》 四年级课课练 数学文化 老王 新郑学习心得

首页 > 生活感悟 > 正文

三年级上册数学竞赛题(整理)

博客会员 2023-03-19 07:18:11 生活感悟 3 ℃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网络进行美术教学,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学习环境中通过讨论、竞赛、查找资料、学生讲课等手段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我们的课堂就呈现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能够始终保持不断探索新知识的热情,思维感官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也就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实践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

新的课程环境可以保证美术新课程改革更高质量地实现。我们美术教师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寓知识传授于趣味之中,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由于精心安排设计的课堂教学充满和谐的氛围,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意识和追求美的精神,从而促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培养了实践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课时:60课时左右

设计者:王建路/刘申庄小学

 

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对课程总目标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下就六年级上册各单元,将目标定位如下: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会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会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或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1.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地进行计算。

2. 会用方程解答一些实际问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已知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3. 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 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圆》

1. 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第五单元《百分数》

1.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能够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3.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4.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第六单元《统计》

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与总数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课程内容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采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课程内容进行授课,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具体课程内容包括:

1、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12课时

分数乘法                  5课时

解决问题                  4课时

倒数的认识                1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2、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2课时

    位置                      2课时

3、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13课时

分数除法                  5课时

解决问题                  3课时

比和比的应用              3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4、第四单元《圆》            10课时

     圆的认识                  3课时

 圆的周长                  2课时

  圆的面积                  2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确定起跑线                1课时

    5、第五单元《百分数》        15课时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课时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2课时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9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6、第六单元《统计》          2课时

    扇形统计图                1课时

    合理存款                  1课时

7、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4课时

    数与形                 2课时

鸡兔同笼                  2课时

8、第八单元《总复习》        4课时

课程实施

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便捷的班班通系统,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授课方式启发学生学习。

学习方式:利用导学案,采用学生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外延伸:开展研究性课题

教学评价

1、评价指标:

1)过程评价:课堂表现、作业、研究型学习

2)结果性评价:纸质测试

2、评价方式及处理结果:

1)过程评价,三个方面统一指标,按等级评定

    2)结果性评价按等级制制评分。

每节课争取百分之八十的达标率,未达标的同学课下重点辅导。

搜索
栏目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