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打击盗版,保护版权,推动社会发展。如有发现文章侵权,请立即联系站长删除!

大家都在搜:晨曦文学社  11 .1 11

首页 > 少年博览 > 小学1-2年级 > 正文

高三学生一般多少岁

博客会员 2023-03-26 19:54:04 小学1-2年级 20 ℃
“好”学生和“差”学生,真正的差距到底在哪?
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必定会分出所谓的好与差。但在我们的眼里,好学生和差学生真正的差距不在学习时间长短、智商高低,而在于你是否专注于某件事。
定心专注某件事
是造成学习差异的重要原因  
老师们带过班级都能从中得到体会。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借读班上课时,注意两个班的学生的群体性差异:实验班学生上课,大部分人都很专注。虽然他们专注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同,如有的喜欢自己思考、看书、动手做;有的喜欢和别人一起讨论,在争论碰撞中得到启悟,不管怎样,他们都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一个班,上课的前五分钟是认真的,安静的,五分钟后就状况百出了,有的聊天,有的玩游戏,有的走神,还有的打瞌睡。经教师反复提醒,大部分学生能再收起注意力听讲5分钟,5分钟后就又开始出现状况了。
这种注意力不集中情况似乎是个顽疾,无论教师怎样管教,很大一部分同学就是改不了。
长期观察后发现,能否定心专注于一件事,是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重要原因,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能专注于某一件事。
 
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能更快捷地了解他们在家的表现。成绩优异者在家里做事都目标明确,有条不紊,都有固定的时间完成作业,而且在做作业时往往能一坐几个小时不受外界干扰,直至完成;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则无论是家长盯、请家教,都不能让他们认真地、安静地做事情。所以,做任何事情,专注都是成功的基础,不专注都是败事之主因。
再进一步与家长深入交流,探讨上述现象的成因。不难发现,专注习惯大部分是平时养成的,如教师的多次激励,自我亮点受到肯定后逐渐固化为一种优良的习惯;再如家长的最初严管,他律逐渐转化为自律;还有平时爱读书迁移为专注学习等。
2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知识
而是培养习惯 
导致孩子不能专注学习的触发点尽管多样,但有一点都是普遍的,那就是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家长、教师的教育没有及时跟上。
孩子好比小树,什么时候浇水、施肥、剪枝都是有很强的时效性的,过期再补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陪伴孩子成长的父母是孩子的首席教育者,身教重于言教,如果父母做事虎头蛇尾、言而无信,就不要指望孩子能养成专注的好习惯了。
 
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平时就要培养孩子把一件事从头做到尾的习惯,不同的孩子可用不同的方式,有的适合激励、有的适合严格要求,不管什么方式,都要长期坚持、持续下去才有力量。
教育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形成一种氛围,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强制学生由他律逐渐走向自律,是可以培养出专注的好习惯的。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研究表明,成年人大约只能持续40分钟,未成年人持续的时间相对更短,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信息爆炸大大增加了人们“分心”的机会。
生活中有不少人想集中精力却没有办法。这种情况在孩子,特别是男孩中比较常见,所以,培养孩子的专注习惯特别重要。
古语云,“动若脱兔,静若处子”,是说一个人动起来生动,静下来安心,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人最可贵就是思想,而思想的寓所就是安静的内心,安静的内心外部呈现的形式就是专注的好习惯,没有专注,一事无成,有了专注,想象和创造才会跟来。

要想“教好”学生,先要把握住

“性格特点”

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小学 王倩倩

太阳落山,夜色降临,又到了晚上时刻,我和同事下班之后一如既往的去“俏掌柜”饭店买饭,当时,老板在看电视,我无意间听到了陈凯歌导演说的一句话,他说:“演员在演戏时,有一个不二法门,你要想把一个角色演好,你先得找到他的性格,如:陈若轩扮演剧里的顾森西是一个内心很脆弱的男孩,他在面对易遥死亡时,只能用于恳求的方式,这与他的性格是息息相关的”,这句话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让我陷入了思考。

确实是啊,一个演员要想把戏演好,他必须得走进这个角色人物的内心,相信他就是这个人物,那怎样做到自己就是这个人物呢?需要了解这个人物的性格和特质,以及这个人物之前所发生的事情等。

那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新任教师,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教书育人”、“关心和爱护学生”,那要想教好学生,是不是也需要先把握住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呢”?回想第一次上课的情景: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当面对300多个孩子的时候,看着一张张陌生的脸庞,我的第一节课往往会让大家进行“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目的并不是来记每位学生的名字,而是根据学生自我介绍时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来初步了解到这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根据性格特点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方式,对症下药。

我所了解到性格类型包含:力量型、活泼型、和平型。

“力量型”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办事果断、经历旺盛、敢说敢做、是一个天生的“领袖人物”,是班里的“领头雁”。

六二班的小赵同学的性格特点应该就属于力量型的,小赵同学是班里的班长,还记得第一次进行自我介绍时,声音铿锵有力,:“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间车爆胎的XXX”,大家都开始眉开眼笑,很高兴在最后一年,我还是你们的班长,接着,拍拍胸脯说:“放心,大家有什么事,找我就对了,放心,有我在,没意外,我们一起努力创造精彩的六二班”。班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看来啊,班里的同学都特别信服这个班长。

接着,我又根据其他同学的介绍,让属于力量型性格的孩子,担任英语课代表,果然,进步非常明显,六二班在各位班干部的带领下井井有条,上课秩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其他的班级我也是“力量型”的性格,运用这个方法来选的英语课代表。

这种类型的孩子有时说话直来直去,不太会委婉,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教会她们语言艺术,以及学会委婉用语。

“活泼型”学生的特点是幽默风趣、活泼可爱,很乐观,他们在课堂上会很活跃,会积极配合老师的讲课,也是学生之间的润滑剂,我一般会让“活泼型”的学生担任组长,因为在小组讨论时,组长要带头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组长会活跃气氛;且活泼型学生当组长在收作业时,也能锻炼其耐心。

六一班的“小丁同学”令我记忆犹新,在自我介绍时,孩子先给我做鬼脸,然后也会逗大家欢乐,那天,他在自我介绍时,刚好班里两个孩子在闹别扭,他的几句话,孩子们就和好如初了,可见他比较适合做组长,另外在课堂上也很活跃,积极回答问题,为组争积分。

这类孩子有时候粗心大意,需要教育者们引导她们遇到事情时要有耐心。

“和平型”学生的特点是很冷静,遇到事情沉着处理,不急不忙。

六一班的“小杨”同学就是这种特点,在课堂上有时候,知道问题的答案,也不举手回答问题,因此,需要我经常点名挑他,他才会把答案一览无余的讲出来。

这种类型的孩子需要我们及时鼓励,我们一定要走进孩子的内心,来疏导她们,不能多他们发脾气,这样孩子往往会更加害怕你,会变得越来越胆怯。

因此,在面对孩子们有不同的性格类型时,我们一定要首先了解孩子所处于那种性格类型,走进孩子的内心,与孩子进行真正的交流,让她们充分相信你,掌握分寸,对症下药,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在课堂上有价值,看来啊,要想“教好”学生,先要把握住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致以行,持之以恒”,才能传递给学生更好的教育。

 

 

              学生,老师,家长

                              铁三官庙小学     杜佳

  最近在看《少年派》,里面讲着一群高中孩子的学习,生活,家长老师的生活。很真实,也很有意思。记得前几天刚演到一个孩子曾经家中有几亿资产,结果瞬间破产了。一开始他自己并不知道,直到父母告诉他,他才突然意识到是真的。他们一家人从别墅搬进了居民楼。

 这个男孩非常有责任心,他的父母并没有什么悲伤,只是尽力找别的谋生的方式,但是听到家里不仅没有收入来源,还负债一个亿,这个男孩想帮帮父母,于是他在业余时间做网店生意,没有员工他就自己既做老板又做客服又送货。其实想想,这是每个人都会想到的事,毕竟作为家中一员,看着父母难么辛苦,总想帮点忙。

但是这样一来,上课时,总不免影响了学习。剧中并没有说他不上学,而是上课时,时不时看一眼订单有没有。但学校的老师,班主任并不知情。而是发现他作业不交,上课还玩手机。

经过班主任多次劝说,在一次历史课上,他又偷偷拿出手机,还没等看,历史老师抓着手机就扔出窗外。没想这孩子想都没想就跳出去了。还好没有摔坏。

 

这下老师吓得不轻,当时就晕过去了。

 

我在看的时候,其实当这男孩不交作业,班主任批评他时,并没有问这孩子究竟出了什么事,本来成绩不错的孩子,突然异常,一定是有什么事发生。但是他的班主任没有问是怎么回事,而是以他成绩退步还老玩手机为由,并警告他再玩就扔了。

这已经比较危险了,不但不能够起到教育孩子的效果,反而引起学生的抵触。因为不了解就一定会引起误会。

最后,孩子跳楼这件事,不仅让家长十分生气,这位历史老师也被停职。

家长来到医院,很气愤的责怪学校,责怪老师,还有校长。声称:如果出什么事,一定会究责。还好没事。

 

看到这里,其实,我就想到:学生对于学校来说,可能只是看到他的成绩退步,上课不专心,不交作业等等的一些表现。但是孩子的背后,其实还有家庭,社会等许多会影响他的原因。不能片面的看学生,而应该带上他的家庭,生活等方面,把学生当做一个完整的人去教育和思考。

就像这件事的发生,对于老师来说,他确实上课玩手机不对,犯错了,于是老师应该施罚,但是这里的老师和班主任都没有了解到他家庭的巨大变故给他带来的。。。。所以最后肯定是老师的责任。

而对于学生来说,那部手机之所以对他那么重要,是因为里面的客户,订单,关系着他这个月的盈利,他当然想多赚点钱,才能给家里还债,他其实并没错。

最后,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竟然跳楼了,一定会责怪学校老师,因为手机被扔出去,才导致的这么严重的事发生,还好人没事,如果真的摔残摔死,那才真是晚了。。。

这里的任何一方都无错,只是老师并没考虑到这么严重的后果,也是不了解学生才出的错。

 

这么好的孩子,其实当时很心疼他。被误会,还险些出事。

希望每个孩子都被温暖相待,特别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们。

(其实孩子最后说:他以前坐在靠走廊的位置,结果这次换到靠墙,就忘了,跳下去才想起来。。。。。。。

 





 

搜索
栏目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