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少年博览 > 小学3-4年级 > 正文
四年级上册的古诗
博客会员 2023-03-26 19:39:02 小学3-4年级 35 ℃ 古诗“小达人” 五一班 赵俊卓 “龟虽寿,东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早晨,刚睁开朦胧的睡眼,隔壁房间就传来了弟弟结结巴巴朗读诗词的声音,此时此刻还躺在被窝的我顿时感到惭愧。 今年才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弟弟,从幼儿园大班时就开始慢慢地学习古诗了,由最初的三天一首诗到现在的每天一首诗,他依然进行着背诵古诗计划,始终如一,从不间断。当我确定他今天的学习目标是曹操的《龟虽寿》时,我发怔了,五年级的我才刚刚学会这首诗,小小年纪的弟弟竟然也开始接触这首诗了,里面的字词他都懂吗?含义他理解吗?我带着疑问决定前去一探究竟。我移步到他房间门口小心翼翼地推开门,看到弟弟一边低着头,认真地用手机反复查询着,一边半知半解地读着,伴随着吞吞吐吐,伴随着错误的读音;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反复熟读,时而用笔在书上做好批注方便查阅与牢记。看到弟弟学习一丝不苟的样子,我悄悄地关上了房门。 眨眼间,午饭已悄无声息地“溜”了过来。弟弟已经能够行云流水般地将整首诗绘声绘色地朗诵下来。此时,姥姥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可是倔强的弟弟偏偏不吃,要继续背诵古诗,他闭着眼睛摇晃着小脑袋给姥姥讲着道理:“奶奶,你们先吃吧,我一定要把诗背会了再吃,不能因为一顿饭而让我半途而废啊,对不对……”姥姥摇摇头拗不过他,看他对待学习坚持不懈的样子,很是欣慰。我们决定再等等他。 一个小时后,弟弟终于神采飞扬地来找我们“验货”了。他表情严肃、挺胸抬头、双手放于背后、来回挪动着脚步,声情并茂地背诵着:“龟虽寿,东汉,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犹如一个真正的“大诗人”。我脸上洋溢着笑容,情不自禁地拍手叫绝:“话语轩昂,此起彼伏,感情充沛,弟弟真是棒极了!真乃‘小曹操’也。”姥姥、姥爷不约而同地激烈鼓掌;妈妈也激动地“偷”拍着弟弟的精彩时刻,准备分享到朋友圈。姥姥突然想起来:“快点去吃你的午饭吧。”弟弟才恍然大悟,肚子也开始抱怨起来“咕——咕——”我们都笑了。 弟弟刻苦勤奋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古人云:“一勤天下无难事。”我相信,只要加上三分之二的勤奋,三分之一的努力,一切困难将会迎刃而解。 |
古诗《游山西村》教学设计及反思
9月9日,学校的郭主任听了一堂我的随堂课古诗教学《游山西村》。
整个课堂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一)教师用陆游的古诗《示儿》导入新课
(二)学生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及主要内容
(四)指导朗读,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后自我反思:指导朗读形式应该灵活多样;学生从诗的后两句结合生活实际获得的感受:当陷入困境时,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认识很肤浅,谈得不深入。
郭主任指导点评:在古诗教学中,除了运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之外,还应将陆游其他古诗作品的朗读与背诵或者欣赏教学有机渗透在课堂之中,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美 术 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 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
教学课时:29课时左右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册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有以下特点:
1、学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
2、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
3、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方面。具体有绘画、泥塑、剪纸、手工、欣赏。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为目的,形式多种多样,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满足各种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愿望。
(一)全册共19课,教材编排方式较一年级教材有所改变:
1、更加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活动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
2、加强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特别是语文(文学)学科的综合。
(二)各课内容的编排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展示了学生活动过程及其学生作品图片,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和学生自学。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爱美、寻美、创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
2、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各种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3、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尝试使用多种媒材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能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造型活动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4、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欣赏美,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5、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探索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渗透德育。
五、 教学措施:
1、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
3、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大胆改革。
六、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表
序号 | 周 次 (时 间) | 教学内容 | 课时数 | 领 域 |
1 | 第一周 | 开学第一课
| 1课时 |
|
2 | 第二周 | 1、会变的线条 | 2课时 | 造型表现 |
3 | 第三周 | 2、雄伟的踏 | 2课时 | 造型表现 |
4 | 第四周 | 3、捏泥巴 4、小扇子 | 1课时 1课时 | 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
5 | 第五周 | 5、漂亮的小钟表 | 2课时 | 设计应用 |
6 | 第六周 | 国 庆 假 期 |
|
|
7 | 第七周 | 6、下雨了 | 2课时 | 造型表现 |
8 | 第八周 | 7、百变团花 8、摆花样 | 1课时 1课时 | 设计应用 设计应用 |
9 | 第九周 | 9、我们身边的痕迹 | 2课时 | 造型表现 |
10 | 第十周 | 10、杯子的设计 | 2课时 | 设计应用 |
11 | 第十一周 | 11、绘画中的节日 12、好吃的水果 | 1课时 第1课时 | 欣赏评述 |
12 | 第十二周 | 12、好吃的水果 13、刷牙 | 第2课时 第1课时 | 造型表现 |
13 | 第十三周 | 13、刷牙 14、茂密的花 | 第2课时 第1课时 | 造型表现 |
14 | 第十四周 | 14、茂密的花 15、大树的故事 | 第2课时 1课时 | 造型表现 |
15 | 第十五周 | 16、会变的小手套 17、动物乐园 | 1课时 1课时 | 设计应用 |
16 | 十六周 | 18、节日的装饰 19、过春节 | 1课时 1课时 | 欣赏评述 综合探索 |
17 | 第十七周 | 复习 |
|
|
18 | 第十八周 | 复习 |
|
|
19 | 第十九周 | 考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