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理念 > 正文
为什么学习
博客会员 2023-05-24 20:15:03 教育理念 17 ℃“为什么”很重要
小硕是我们学校的新学生,也是我们班的新学生。
小硕口齿伶俐,说话清晰的让我们有些怀疑小硕除了视力障碍其实并没有智力障碍,在第一次去医院的时候,小硕的妈妈也非常明确的表示说小硕除了视力障碍,智力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让我们十分惊讶,但是经过医生专业的智力测试之后,7岁的小硕仅有3岁孩子的智力程度。即便是这样,我们也会常常认为小硕智力大多是被他的视力耽误了。
小硕妈妈说小硕的眼睛一个是近视,一个是远视,小硕的眼睛很特殊,所以他的眼镜是去医院专门定制的。小硕平时是戴眼镜来上学的,戴着眼镜会使得他看的稍微清楚一些。可是正是因为这个眼镜,小豪闯了个祸。
小硕中午午休的时候会将眼镜脱掉,有时候老师看到的时候也会把他的眼镜收到讲桌上以免遗失或是不小心弄坏,但这天中午午休的时候小硕脱掉眼镜直接放在了桌子的抽屉里,在他睡着的时候,小豪偷偷拿了出来,装在自己的口袋里借口说上厕所拿了出去,等湛老师再看见眼镜的时候便是上厕所归来的小豪手中把玩的镜片了。午休结束的时候我再看到的便是已经丢失了一片镜片的眼镜了。找了一圈子,小豪指了指厕所说是丢进厕所的下水道里。小硕的一片眼镜片就这样消失了。这件事的后续便是小硕妈妈带着小硕跑很远去医院配了一副新眼镜,而费用由小豪的妈妈来承担。而小豪也承受了来自老师、妈妈和爸爸的批评。
普通孩子成长到18岁便在法律意义上成为了一个完人,便要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特殊的孩子成长到18岁,28岁甚至38岁,他们都不能完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这个时候他们犯下的错误需要他们的家人来承担,或者需要社会来承担。
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多的是要孩子不要犯错,我们在多次告诉他们说:“你们应该做什么,大家不能做什么。”他们接收了很多这样的信息,在一段时间内去遵从我们的言语和指导,但是他们知道为什么么?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我们反思自己,我们确实有认真告诉他们为什么么?
我们大人常常会用严厉的口气去跟小孩子说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而不说为什么,因为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我们是为他们好,理所当然的认为即便是我们说了为什么他们也不懂,所以我们直接省略掉了这简单却能教明事理的这个重要环节。告诉他们为什么真的有那么麻烦么?
没有,并没有那么麻烦。我们多说的几句话可以让他们能够似乎明白些道理,能够在做事情之前稍微想一下是不是可以做,能够稍微有一些责任感。看似微小的变化,却能够产生大的影响。而这些变化和影响,取决于我们的努力。
"为什么,我活着?"
很多次,我这样问自己,我相信不止我一个人,很多人也同样问过自己,人为什么要活着呢?我又为什么在这个险恶的世界苦苦挣扎呢?越想弄清楚就越发糊涂,人世间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所不能明白的。今天,我执教了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一文,颇有感触。
《触摸春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故事很简单,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盲童安静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小女孩子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生命犹可贵,千金亦难买"人的生命是至重、至贵的,当一个人失去生命的时候,其所拥有的金银财宝、名车毫宅都将人去楼空、毫无意义。人在一生当中,许许多多的事情并非仅仅为了生存,"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活着不仅仅为了吃饭",生存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实现一种价值追求。一个人怎样实现和创造自我的价值呢?一个人,一种活法。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以其生活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不同可分两类。一种是以天下为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博大胸怀,以天下为己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另一种人,揣怀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心理,无孔而不入,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但无论怎样,为公也罢,为私也罢,没有一个不是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来实现其人生观、价值观。这个世界只有一种观念的实现是轻而易举的,那就是选择死亡。人的价值的实现即是自我的实现,通俗的讲就是事业的归宿,对社会贡应有之力。这是我们所渴望的。为了这个理想,许许多多的人不顾艰辛困难,奋勇前进,不惜头破血流,伤痕累累,甚至于抛头卢、洒热血亦在所不惜,只要有这个理想的支撑,生命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一直不竭!人,就是应该具备一种精神,一种敢于斗争,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流血的大无畏精神;一种永往直前,百折不挠的信心!生命就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切的酸、甜、苦、辣,一切的艰难痛苦,一切的风风雨雨,一切的成败得失,对于我们来讲,从来就不是痛苦和失败,而是失败中的成功,是快乐的享受。不错,我们应该把一切艰辛和失败的痛苦当作一种享受,独一无二的享受!我们的生命将上一个新的阶段,从此就没有所谓的"苦"和"痛","得失"和"成败"。这也许就是真正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圣人心境吧!
生命就是活出一种境界,一种为人处事的境界,一种奋斗努力的境界,一种成功的超脱。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完美"只有爱才是完美的。不问苦乐,不问得失,不计成败,尽你的心去爱就是,"除真挚的心灵外,再没有高贵的仪容"。爱是无私的,爱是纯挚的。爱生命、爱生活、爱他人……爱更多的是给予,而不是索取。泰戈尔说过:"采摘花瓣的人得不到花的美丽",花不是不美丽,而是摘花者不懂爱的真谛。比花儿美丽的是爱,花儿的美丽是大自然天然的给予,爱的花朵是人用心灵浇灌而成的精灵!
爱是高尚的,从男女之间的纯真爱情,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从对家人的疼爱,到对他人的爱护;从对生活的热爱,到对国家人民的博爱,都是高尚的。爱亦是博大的,不但要爱自己、爱生活,更重要的是爱他人、爱人民、爱国家。一个只爱自己、只顾自己的人,与其说是一种自私自利的狭隘主义,倒不如说其没有真爱,只有具备了爱别人的博爱心灵,才能算得上高尚的灵魂!
爱本身没有大小之分。只要是对他人、对人民、对国家的付出,无论多少都是同等伟大,所有献出的灵魂的东西都是美丽可爱的,值得人们称颂的!
爱,首先从自己做起,一个不懂善待自己,享受生活快乐的人又怎么懂得珍惜生活、享受生活,又怎能懂得善待别人。
你知道小男孩的故事吗?有一个小男孩因一时气愤对母亲说:"我恨你,我恨你……"山谷传来回音:"我恨你,我恨你……"。小孩很害怕,跑回家对母亲说,山谷里有个很坏的小孩说他恨他。母亲带他到山边并要他喊:"我爱你,我爱你……"小孩照母亲说的做了,这次他却发现,有一个很好的小孩在山谷里对他说:"我爱你……"
爱是平等的,也是相互的。生命给你一种回声,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你想要别人是你的朋友,首先你得是别人的朋友。心要靠心来交换,感情只有用感情来搏取。
人活在这个多元的世界,就是要学会相护关爱和帮助。我们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同样又有谁不期望得到别人的关爱和认同呢?没有谁愿意孤独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颗树本是挡不住狂风暴沙的侵袭的。生活就是爱的凝结,一个从不给予别人爱心的人又怎能得到别人的爱呢?爱是我们互相交往、共同生活的纽带。
把爱存在心中,温存永远相伴!
世界因为有爱而变得美丽,生活因为有爱变得精彩,用心去生活,全心去爱生活的点点滴滴,生活会让你天天快乐。爱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只有懂爱的人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 上一篇:小学生四年级作文题目
- 下一篇:数学高中必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