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理念 > 正文
四年级数学口算题
博客会员 2023-03-19 19:18:05 教育理念 4 ℃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引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
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时,我出示了学生的照片和校园平面图,让学生同实际事物进行对比。熟悉的生活现象,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分析、对比、讨论,学生认识到实际事物与图片的形状是相同的,而大小不同,并且它们大小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照片和平面图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成的,从而理解了比例尺的内涵。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我从自行车、汽车的车轮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而偏要做成圆形的来导入,学生被熟悉的现象所吸引,为找寻答案,他们动手进行了实验,自学了课本,很快找到了理论依据,掌握了圆的特征。此时,我没有就此罢休,继续让他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做成了圆形,联系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再次联系起来。又如在《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两个问题:把100公顷土地平均分给东风村1至5组村民耕种公不公平?把土地等分成5份,分别种上葱、姜、蒜、青菜、稻谷等合不合理?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熟知土地要根据人数多少来分,农作物要根据需求来播种,从而懂得了等分有时是不合理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新的分配方法,这样,自然就引出了“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的内涵也不言而喻了。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充满数学信息的现实世界中。这样教学,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能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有效的促进知识的迁移。
二、加强自身体验,突破教学难点,内化知识
一节课,无论教科书写得多么清晰,教师讲得多么明白、透彻,要理解教学内容,最终还得靠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感悟、体验才能完成。
在学习《相遇问题》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两地”、“相向而行”、“相遇”等概念,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站成两排,要求他们按照教师指令实际走一走,学生在走走停停中很快理解了这些概念,再回到课堂上讲解“相遇问题”时,就迎刃而解了。“体积”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准备两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在杯里倒入相等体积的水,一只杯子里放入一把铁锁,另一杯里放入一个螺丝帽,让他们观察水平面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通过观察学生领悟到水平面升高是因为物体挤占了一部分空间,铁锁占据空间大,水平面就上升得高,螺丝帽占据空间小,水面就上升得少,从而懂得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叫物体体积。这种实验的方法比教师简单叙述和学生机械背诵效果要好得多。又如在《圆锥体积》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容易忽视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这一条件,为排除障碍,我有意准备了几组不完全等底,不完全等高的空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实验,学生因为忽视等底等高这一条件,结果得不到V=1/3sh。书上的结论错了吗?学生陷入深深的思索。通过分析、讨论、查找原因,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忽视了等底、等高这一条件,教学难点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中不攻自破。
此外,我还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计算家里的水电费、存款利息、装修所需地板砖的块数等等。总之,凡有适宜的内容,我都尽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生也感觉学起来轻松、实在、有趣。如此教学,可建立起学生的大众数学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益于学生内化知识。
三、坚持语言表达,促进思维发展,锻炼智力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会做”,还要关注学生是否“会说”。
在体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通过观察等式0.1=0.10=0.100,让学生讨论:“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再从右往左看,小数又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什么规律?”,“怎样概括这一规律?”等等。这样,给学生提供表达思想的机会,也只有让他们去表达,才能暴露思维过程中的缺陷。此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因势利导,给予点拨,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学生通过观察几组算式,概括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这一规律,这时可出示6÷2=(6×0)÷(2×0)=3这一式子让学生判断对错。学生很快发现2×0=0,而除数不能为零,原来总结的规律不严密,应补充条件“零除外”才完善。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多鼓励、多引导、切忌剥夺不善表达学生发言的权利,要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口。 四、进行多元评价,树立学生自信,激发情感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好学生不是打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圆柱的特征。生1说:“圆柱是由三个面组成的图形。”我当即赞扬他观察能力强。生2通过与同桌比较圆柱的高矮,发现了圆柱的高,我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的发现真伟大。”生3想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验证上下底面相等的方法,我称赞他思维灵活,想象独特。当生4用手比划着提出“上下是两个相等的圆,四周一样粗的倾斜图形(指的是斜圆柱)是不是圆柱”的疑问时,我激动得握住他的手说:“你提的这个问题我都没有想到呢!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生5概括圆柱的高的定义时,出现了错误,脸羞得通红,我当即说:“虽然你答错了,但你敢于发言,敢于表达自己思想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内化过程,需受教育者主动完成。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特别是他说的“一节课,无论教科书写得多么清晰,教师讲得多么明白、透彻,要理解教学内容,最终还得靠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感悟、体验才能完成”因此“ 凡有适宜的内容,我都尽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生也感觉学起来轻松、实在、有趣。如此教学,可建立起学生的大众数学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益于学生内化知识”。在评价学生的“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好学生不是打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们教师要多鼓励、多引导、切忌剥夺不善表达学生发言的权利,要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口”“ 教师要满怀爱心,用多维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孩子,用爱的评价来唤醒学生的爱。通过对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情感和创造力等的评价,激励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了学生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思考。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主题:1到3单元
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新城中心校全体四年级教师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
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知道扇形,会用圆规画圆。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还是整理学过的知识,将知识系统化。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将前三个单元学完了,对于知识来说基本掌握,但没有对知识系统化,将知识做思维导图。本节课就是将学生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总结,做成思维导图,以便训练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进一步对知识有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整理已学习的图形知识,进一步对三角形、四边形有新的认识。
评价任务
1.会根据引导总结所学知识,并将知识做思维导图。
2.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教学主题: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二)
课时:共1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新城中心校全体四年级数学教师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能解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围绕蚕在不同季节吐丝情况的相关资料结合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包装”一课中已经初步学习了小数乘小数,为本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本节课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小数的乘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小数的笔算,掌握小数末尾0的处理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发现乘数大于1、等于1和小于1时,积与另一个乘数的大小关系,掌握对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习目标
-
创设具体的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方法,知道在确定了积的小数位数(或积的最小的计数单位)的条件下,小数乘法可以转化为整数乘法,整数乘法的算法多样化可以迁移到小数乘法。
-
通过发现乘数大于1、等于1和小于1时,积与另一个乘数的大小关系,增进对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之间数量关系的感悟,发展数感。
评价任务
1.能够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2.能够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 搜索
-
- 133500℃肉肉小短文300字左右
- 129498℃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
- 70129℃用春雨小纸船小虫子喜鹊小狗写一篇小
- 68299℃爸爸让我肉妈妈
- 62082℃给中小生开嫩苞
- 60334℃给中小生开嫩苞
- 55331℃疫情期间线上培训心得体会
- 50253℃致敬最美“逆行者”-张定宁
- 50112℃含羞草实验研究所
- 49178℃《全球高考》读后感
- 46690℃男生折磨女生阴作文1000字
- 45743℃爸爸让我cao妈妈
- 45043℃男生折磨女生阴作文1000字
- 44682℃学习《党史故事100讲》的第二讲《一
- 42223℃男生折磨女生阴作文1000字
- 41806℃给中小生开嫩苞
- 38845℃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不欺于心。
- 38610℃家访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35067℃给中小生开嫩苞
- 34751℃男生折磨女生阴作文1000字
- 标签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