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打击盗版,保护版权,推动社会发展。如有发现文章侵权,请立即联系站长删除!

大家都在搜:《中华文明》 四年级课课练 数学文化 老王 新郑学习心得

首页 > 教学研究 > 正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博客会员 2023-03-19 15:51:02 教学研究 7 ℃

《陶罐和铁罐》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第11

主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侯菲菲/郑州市二七区樱桃沟小学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2)能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的词句表达的情意作用


3、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直观,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直观、具体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多媒体展示陶罐和铁管的图片。使学生直观感受陶和铁的质地/材质的不同,明白各自的优缺点,体会作者要传达的道理。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学会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来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物有所短,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的道理,并初步体会同学间相处应该相互尊重、和睦相处,遇到无事生非的人也应该尽量克制自己的言行。

评价任务

1、通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是。

2、通过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通过小组合作,理解生字/生词的含义,读懂课文。

3、通过找形象生动的词句,反复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懂得不要自以为是,人各有所长,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奚落别人的短处,看问题要全面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陶瓷和铁吗?他们一般出现在哪里?各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了解一下他们的特点

2、齐读课文(完成目标一)

 

生活导入,结合生活经验可以说出陶瓷和铁皮的特点(完成评价任务一)


环节二

学习新知

活动一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划出本课的生字

3、小组比一比,分组读课文

4、看大屏幕,找共同,准确认读。(完成目标一)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的正确,正确读课文,生字词,能找出文中“奚落、废墟”等生词,并准确认读(评价任务一)

活动二,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陶罐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读。

2、读一读,陶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默读课文,找出描写铁罐的句子

4、读一读,铁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完成目标二)

 

 

能找出描写陶罐、铁罐的句子,找出陶罐易碎的特点,找出铁罐坚硬的特点,感受到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完成评价任务二)

环节三

积累提升

品读感受

1、找出陶罐和铁罐感受的句子读一读

2、你从中能体会出什么样的道理?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

(完成目标三)

能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寓意,能从陶罐和铁罐的对话中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道理(完成评价任务三)

板书设计

             陶罐:易碎、谦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人各有所长,看问题要全面

            铁罐:坚硬、傲慢、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比较圆满地完成了预设的教学要求,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课堂上学得主动,练得积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话的练读中。从孩子们的朗读和发言中,可以感觉到他们已经体会到了陶罐的谦虚宽容,也感受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这时,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版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题:春天里的发现

   时:共2课时

授课对象:年级学生

设计者:二年级组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基于识字写字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基于阅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2.教材分析

   本课的课题就呼唤我们去寻找春天。打开课本,我们还会在课文插图中发现春天的影子,读课文,我们会感觉自己就是那几个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的孩子,本文还让我们体会到寻找春天的急切心情,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本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

3.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培养与训练,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较快。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孩子们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

学习目标   

1.认识“脱、袄”14个生字,会写“冲、寻”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

1.通过学生自读生字、指名读生字、小组合作组词的方式认识14个生字,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汉字特点、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摹的方式正确书写“ 冲、寻”四个生字。

2.通过学生自读、齐读的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谈话导入

活动一

   谈话导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找春天

  

环节二

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活动一

1.读了课题,让我们先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师范读课文。

(1)说说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2)认真倾听字的读音。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生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3.指名读生字,要求字音准确。

4.同桌学习我会认的字。互相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齐读生字,说说这些字的偏旁部首和字型结构。

6.小组合作用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7.小组展示。

(完成目标一)

   通过学生自读、指名读、小组合作组词的方式认读生字

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朗读课文

活动一

1.生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2.齐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字音准确。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你最喜欢哪段就回家多读一读。

4读好长句子,读准节奏和停顿。

 1.我们在哪里找到了春天?我们用哪些方式找到的春天?

 2    1 2 下一页 尾页
搜索
栏目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