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研究 > 正文
餐巾纸盒
博客会员 2023-04-04 05:36:02 教学研究 70 ℃
活动名称:有趣的纸
不乱扔垃圾 今天中午,我和爸爸妈妈在植物园的草地上野餐。 旁边的人边吃边扔,有饮料瓶、香蕉皮、餐巾纸,还有花生壳。 我真想对他们说:“请不要乱扔垃圾,爱护环境靠大家!”
活动对象:中班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各种纸制品》
2、餐巾纸、报纸、挂历纸、白纸、皱纹纸、宣纸等。用纸折成的纸花
3、水、水盆、盘子、颜料。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感知纸的特性及用途。
2、 通过分组活动、加深对纸的认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 教育幼儿爱惜纸张和书本,懂得节约用纸。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了解纸的作用。
教师课件展示各类纸制品,如纸盒、书本、纸工艺品等,让幼儿知道这些五彩斑斓、妙趣横生的东西都是用纸做成的。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结:它们都是用各种各样的纸做的,属于纸制品)
二、教师引导幼儿了解纸的特点
盘子分别放有餐巾纸、报纸、挂历纸,请小朋友分别把这些纸拿在手里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比一比、甩一甩、都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各种纸的厚薄不同、光滑粗糙不同、软硬不同,纸可以折成飞机、揉成小球、折成扇子、写字、画画等)
三、幼儿自由操作探索纸的吸水性
1、小花开放
教师准备操作材料:水盆、用用白板纸折的小花,幼儿分别从盘子里拿出小花放入水盆观察其变化。
(教师小结:纸具有吸水性、放入水中会慢慢打开)
2、漂亮的手绢
准备颜料、宣纸,幼儿拿出纸制品跟着老师对折,将自己的纸制品折好的每个角都蘸上喜欢的颜色,再对折,再蘸上喜欢的颜色,请幼儿打开,变成漂亮的手绢。
(教师小结:宣纸易晕染、吸水性强)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选择喜欢的纸张进行创造充满个性的制作活动,可以采用撕、画、
折等方式,用纸玩出乐趣来。
大班科学《纸的世界》教学反思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纸,餐巾纸、报纸、包装纸等,这些纸的厚薄、用途各异,幼儿平时接触的多但并没有深入的了解。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幼儿亲身的探索与体验,让幼儿多方面的了解纸的名称、用途,并尝试自己动手做纸艺品。
在本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在快乐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并乐意把自己所想、所做的跟老师和同伴分享,其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活动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孩子们自主积极探索。从而体验到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获得自信心。
本次活动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材料准备不够充分,最后让幼儿用纸做东西时应该一组发一种纸的材料,这样避免孩子们争抢。另外,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但部分环节缺少教师小结。在操作环节,幼儿看到操作材料比较亢奋,短时间内不太容易安静下来,可以表扬已经坐好的,让其他孩子的情绪安定下来,以达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在今后的科学活动的开展中,还应继续积累经验,不断探索,及时调整着自己的教育策略,寻求更适于幼儿发展的科学教育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