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打击盗版,保护版权,推动社会发展。如有发现文章侵权,请立即联系站长删除!

大家都在搜:晨曦文学社  11 .1 11

首页 > 管理探索 > 正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

博客会员 2023-05-24 19:36:02 管理探索 33 ℃

认识东南西北作业设计

教材来源:中年级段 数学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 2014年10月第1版

内容来源:中年级段 三年级数学(下) 第一单元

主题:《认识东南西北》

适合对象:三年级一班  所有学生

设计者:蔡玲玲 二七区滨河花园实验小学   18848975497

  1. 学习目标

  1.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余三个方向。

    2.会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词描述身边建筑物的方位,增强方位感。

    3.在多种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作业设计

    一、试着填一填。(必做题)

    1.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

    2.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后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

    3.树的年轮较密的部分指向北面,较疏的部分指向(   )面。

    4.医院在图书馆的北面,商场在图书馆的南面,商场在医院的(   )。

    5.大山深处蚂蚁的洞穴总是朝着(   )。

    二、我是判断小能手。(必做题)

    1.面向南方时,你的左手边是西方。                                            (   )

    2.地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   )

    3.方向盘可以帮助辨别方向。                                                 (   )

    4.晚上向北望,可以看见北斗星。                                              (   )

    5.冬天,大雁从南方往北方飞去。                                              (   )

    三、对号入座。(必做题)

    1.(   )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A.方向盘        B.指南针         C.卫星

    2.北极星一直指向(   )。

    A.东            B.西             C.北

    3.小军今天去上学,看到操场上升起的国旗向南飘,那么今天刮的是(   )风。

    A.东            B.南             C.北

    四、动手试一试。(选做题)

    在二七区阳光花苑小区东面40米的地方有一个学校,西面20米处有一书店,请你用  分别标出学校和书店的位置,动手试一试吧。        北

    五、实践作业。选做题

    辨认学校和家里的四个方向上都有什么?并填写任务单。

    1)学校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建筑物?

    2)自己家附近四个方向上都有什么建筑物?

室外观察任务单

①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

学校的东面是(     ),学校的西面是(     ),学校的南面是(    ),学校的北面是(     )。

②你家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

学校的东面是(     ),学校的西面是(     ),学校的南面是(    ),学校的北面是(       )。

  1. 评价标准

    1.本次作业用分数+    来评价学生的做题情况。

    2、本次作业一共有20分+10颗    。

    ①第一大题填空题,前三道题,每做对一空可得1分,后两道题每做对一空,可得2分;

    ②第二大题判断题,每做对一空可得1分;

    ③第三大题选择题,每做对一空可得1分;

    ④第四大题画图题,全部做对可奖励5颗    ;

    ⑤第五大题实践题,能清楚的描述自己的家和学校都有什么,并且描述正确,最多可得5颗    。    

  2. 评价、反馈的形式及其合理性分析:

  1. 评价方式

    本次作业在批改时,采用等级+符号的方式,将有利于对学生作业情况作出更加、真实的评价。具体做法如下:作业前三道大题重点考察学生是否能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余三个方向,所以采用“量化”的评价方法,主要分为四类,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用A、B、C、D来表示;后两道大题采用“等级”+   来反映学生是否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另外,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在“等级”的右上角用“+”或“—”来表示。除此之外,还要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 合理性分析:

    本次作业设计,是在本节课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的,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考察学生多方面的题目。对学生的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找到自信心。

  1. 学生完成作业情况预估

    本次作业难度适中,前三道为基础题,后两道难度稍微增加。估计大部分学生可以很好的完成前三大题,小部分学生对于后两道题目会完成的不太好。

  2. 改进措施

    通过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在以后的作业布置中,设计考察学生多方面的题目,并让学生更好的在生活中学习与运用所学习的知识。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课标要求:找规律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一些简单图案或数字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的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学生生活实际,从具体的情境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规律、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所以教学时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等活动发现最简单图形变化规律,并创造出有规律的图案。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页例1

教学重难点:

1、探索一些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具准备:课件 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那么就跟着老师一起做

(拍手——拍手——跺脚)3次

小朋友猜一猜接下去老师会怎么做?(指名回答) 你猜对了,(指名做动作)你是怎么想的?




接下来是什么颜色的灯笼?

2、小结: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像这样按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事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让学生初步感知规律一词。

二、自主探究,进一步认识规律

1、教学例1

(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校园艺术节快要到了,学校准备召开文艺汇演,小朋友正在布置会场,这么漂亮的会场中都有什么?(课件出示主题图)

预设:灯笼、彩花、彩旗、同学们在跳舞。(引导学生有顺序说出自己的发现)

师:仔细观察图中的人和物的排列都有什么规律?

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再到小组中交流,最后选小组板前汇报。

(2)引导学生描述图中的各种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规律的理解。

预设1:彩旗是按照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这样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学生汇报后追问学生:你观察的真仔细!说的真不错!有没有和他的发现不一样的?

小结:师充分肯定、赞同小朋友的说法并告诉他们无论从哪个方向观察都会有不同的规律。

预设2:彩花是按照一朵红花、一朵紫花、一朵红花、一朵紫花这样的顺序依次重复出现的。

预设3:彩灯是按照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一盏红灯笼、两盏蓝灯笼这样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预设4:跳舞的同学是按照一名男同学、一名女同学一名男同学、一名女同学这样的顺序依次重复出现的,围成圈的!(学生汇报时师板书:依次、重复出现)

师小结:小朋友们你们可真棒!这么多难题都难不住你们,为什么找的有快有准呢?(因为他们的排列有规律)

(3)按发现的规律圈一圈。

师:小朋友们发现的规律可真不少!在每组规律中都有重复的部分,出示三角形,找到重复的部分。(师演示)

小结:所有排列的规律都是按照顺序一组一组地不断重复出现的,请同学们正确圈出重复的部分。

(学生动手在书上圈一圈重复的部分)

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圈的。(师多媒体出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发现能力,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

2、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完成。

(2)教材85页做一做。

你想怎样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三、探索实践

师:会场布置的这么漂亮,那我们小朋友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手中的用学具摆一摆,比一比,看谁能摆出既漂亮又有规律的图案。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各种颜色、形状不同的图形数个,动手在纸板上有规律地排列,然后交流)

小组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扩展新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欣赏规律:

课件演示日常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学生欣赏规律,感受规律。

五、全课小结

谈收获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语言生动优美。课文的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课文第25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和词语训练。课后“我会认”中的12个生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我会写”田字格中的6个范字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熟字。课后练习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练习的安排体现了对语言积累和感悟的重视。

学情分析:

    夏天是孩子们的,欢乐是孩子们的,梦想是孩子们的。孩子们对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夏天是炎热的,知了在树上唱起歌;荷花展开了笑脸;小伙伴们穿上了汗衫和花衣裙,吃上了西瓜和冰淇淋……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教学目标:

 2    1 2 下一页 尾页
搜索
栏目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