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管理探索 > 正文
小学六年级口算1000题
博客会员 2023-03-26 20:15:06 管理探索 20 ℃1000:100
——修电脑的麻烦
上个星期六,发的三年的笔记本电脑突然开不了机了。在家里,用尽了浑身解数,想重新装一下系统,还是没法进行,只能显示无法安装操作系统。
哎!只有等到星期一到学校找电脑高手了——找到李老师,她开机一看,可能锁着主板了。只有去找联想售后了,下午,到了售后(农业路上)他们说先给我解密,180元,我说:“好吧!”下午六点去取电脑,很高兴,不耽误我晚上上网,可是,到了家里,不行,老毛病------
星期二,我又去找联想售后,他又说:“键盘坏了,475元。”我说:“好吧!”
星期三我再次去取电脑,并且在他们那里试了好几次,可以开机。有了上次的情况,我赶紧给他说:“如果回到家里开不了机,怎么办?”多了个心眼让它开了个票:注明情况-----
回到家里,一开机,还是老毛病-----这次,我终于耐不住性子了,很生气,这叫什么售后,反复修也修不好,骗人,哎——
星期四,再一次来到售后,他又说:“要换主板,500元”哎——-崩溃。老板,把钱退了吧!我真的折腾不起了,农业路联想售后只有把我的钱退了,1000多不买个新电脑了,老板无奈把钱给退了+——
星期五,跟着李老师一起去创新大厦四楼,这个老板姓朱:检查后说:“你的电脑没有大毛病,需要解密,100元,12点多可以修好------”
下午,去取电脑,100元电脑终于修好了。
1000:100,下次再也不敢联想售后,到那里修都一样,反正我们早已经过了保修期。
我发现有的小朋友一见蟑螂,就拿木棒去草丛里打螳螂,我感到非常痛恨。 螳螂是昆虫里的王者,它一小时以消灭800-1000多只,捕食速度是0.05秒,专门吃蝉,蚊子和飞蛾等害虫。它的头可以转180度,它的捕食能力比蜻蜓还厉害。它可以在田野里把害虫消灭掉3000多只,也可以让人们种的1-2吨的食物不被害虫吃掉。最厉害的本领是它的敌人一看见它,就会远离它。但是螳螂还是可以找到它们。螳螂不愧是昆虫中的王者呀! 所以,请保护我们正义的昆虫之王——螳螂吧。 |
从日常生活一些平时看似不起眼的小现象中,挖掘数学思想与思维价值,往往更容易产生有效的教学效果。如一位老师在“1000以内数”的认识中,就是通过巧妙地挖掘,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片断】
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点子图,
(生拿出老师发的有很多小黑点的纸,这时,我在想这有什么用,最多让学生数一数而已。)
师:你能数出206个黑点吗?
(听老师这么一说,学生纷纷说,能。这时,我发现有不少学生开始数了,有人一个一个数,有人在想什么,还有人边数边说什么。大约过了1分钟。)
师:数好了吗?
生:(有说没有数好的,有几个说数好的。)
师:(指一名没有数好的学生)你为什么没有数完呀?
生:(怯怯地)来不及。
师:是吗?
生1:我数好的,来得及。
师:哪你说说怎么数的。
生1:我数了一排有50个点,206个就是数4排后,再数6个就行了。
师:是吗?大家看这样行吗?
生:(稍稍思考后)嗯!行!
生2:老师,我比他方法还好。
师:是吗?那你说说怎么好?
生2:我是两排两排的数。
师:为什么两排两排地数呀!
生2:因为,两排正好是100个,这样更快。
师:嗯!真不简单!
师:那么,现在你会数了吗?
生:会了。(不一会儿,那些原来数出问题的孩子,一下子就解决问题了,一脸的兴奋劲。)
师:现在大家把所有的点子数一数共有多少个?
生:(不到十几秒)1000个。
师:你们怎么这么快呀?
生:我们是100,100数的,正好一千。
师: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大家发现,其实我们数数,不仅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
生:十个十个的数。
师:还可以——
生:一百一百地数。
师:(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思考】
1000以内数的认识,对学生来说,不是数数不会数,而是如何有效地认识千、百、十、个之间的关系,并借助这些关系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事物。很多老师上这节课时,往往采用大量的教、学用具,想借此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陷入具体的情境与实物中,很难从提供的情境或实物中抽象出数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学知识被丰富的生活场景掩盖了。
怎样才能提升学习素材的功用呢?
一是让生活素材成为学习数学的“背景”。既然生活素材是学习数学的“背景”,那就一定要让生活素材中的生活味退到后台去,退到看似无却又有的地方去,让数学味走向前台,走到主色调的位子上。这样处理既能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课标理念,又能充分体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新课程教学思想。生活素材之于数学的关系,离开了生活现象数学课,数学会变得淡而乏味,形同嚼蜡;只有生活现象的数学课,学科教学严重失真。因此,一节好的数学课中的生活素材,往往给人看到的是生活现象,品到的是数学思考,悟到的是数学思想。
二是让学习素材简单有效。其实,很多生活现象告诉我们,简单有效的处理方式往往都是最好、最经济的。当发明签字笔的人对于笔头写一段时间总是渗水一筹莫展时,一个不起眼的简单想法,少上一些水,就革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样,数学课也需要老师从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地现象中挖掘数学价值,这些日常的生活素材往往不易引起学生对现象的热衷,其中隐含的数学知识很容易成为学生注意的对象。
三是让数学思考成为学习素材的主线。数学课的核心是数学,因而,不论什么样的生活素材,都要紧扣数学来组织、实施。不仅要让数学成为组织生活素材的一条明线,也要让数学成为隐含生活现象之内的一条暗线。只有这一明一暗两条线交织前行,生活素材的数学价值才会被充分地挖掘出来,生活素材才能真正地发挥它应有的效益。
- 上一篇:打破常规
- 下一篇:碎片化阅读的议论文800